下载此文档

礼的本质之-敬.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礼的本质之-敬

礼的本质之:更可况是丧礼。倘如没有“敬”的心态去做这些事情,就根本谈不上礼。对于祭祀活动就更不用说了: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与祭,如不祭。”[7]
孔子说:祭祀祖先的时候,就像真的感受到祖先在承受祭祀;祭祀神灵的时候,就像真的感受到神灵在承受祭祀;假如自己没有亲自参与祭祀,没能亲身感受到祖先、神灵在承受祭祀,虽然祭祀了,就像没有举办祭祀一样。在这里,孔子特别强调祭祀过程中和行为的庄重肃穆,祭祀者对于祭祀对象真实存在以及祭祀对象祭祀的真实感受,祭礼所包含的子孙之于祖先、人之于神的崇敬与感恩之情;反对祭礼实践中祭祀者的“缺席”所意味的祭礼的敬情的丢失。由此,孔子有:“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雍

也》〕这样的阐述,在这里,孔子以“敬神者”为智者的表现,把祭祀这种特定场合下祭祀者对祖先、神灵的“敬”扩展为任何情形下人们对鬼神的普遍应有的感情,并把这种感情列入“智”的范围。而孔子弟子子张不仅提出:“祭思敬”〔《论语·子张》〕,而且还把这列为士之德、士之为士的素养,认为一个人祭祀祖先、鬼神时能够做到“敬”,才有可能成为“士”。 2 孟子对“敬”的阐述










而在孟子的思想中,敬已由纯粹的虔敬与听从被给予了人性尊严的内容,它不仅仅是由外在的一系列仪式程序所构成,而且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敬重。他说: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故意也。君子以仁故意,以礼故意。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8]
孟子说:“君子和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的故意。君子把仁放在心上,把礼放在心上。仁人爱别人,有礼的人敬重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常爱他;敬重别人的人,别人也常敬重他。由此可见,礼以“敬”为本,“敬” 之深处,就是在人我交往中对他人人格的成认和认同。而且他还认为,礼所要求的敬,不是一种单向的义务,而是不同等级之间多共同遵守的准那么:
“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其义一也。”[9] 在这里,可以看到权力虽然值得敬重,而德性更应受到敬重。尽

管孟子没有将人对人的敬重看作是普遍的道德律令,但他已突破了以往对礼文化中尊者、长者对“敬”的垄断,指出它是每一个人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敬重,而这种敬重是基于人与人之间同等的根底上,没有阶级限制,这充分地表达了孟子对人格独立与道德自觉的追

礼的本质之-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圭圭
  • 文件大小34 KB
  • 时间2022-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