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创
业
计
划
书
前两个阶段的优点集中起来,那就是我们要形成一个科学和人文整合的、新的教育阶段。
“五四”时期我们引进了科学技术,非常好,得到了很大的成功。但是也有一个缺陷,缺陷就是把中华经典文化给解构了,在教育上不提它了;“文革”造成的劫难和精神倒错导致当今的教育还不能正确解读传统文化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文教精神,误读经典、断章取义,精华变成糟粕,智慧解说成愚昧,对传统文化或存而不论,或敬而远之。渐渐地我们中国人从教育上把自己民族的经典文化给开除了,这是在世界教育史上从没有过的。每一个民族都很重视自己的经典文化、传统文化,但惟有我们中国现在把自己的文化丢失了。我们现在回过头来一看这是很大的遗憾。所以现在这一阶段就希望能够把科学和人文结合起来,把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结合起来,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结合起来,把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结合起来,这就是我们特别强调的儿童国学经典教育。
5
第二章:幼教市场分析
“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最大心愿,重视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人在培养后代的方面,可以用“舍得花血本来形容”。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不管是官员还是老百姓,不管是农民还是城市人,在这方面都毫不含糊,在中国人眼中,后代是自己生命的延续,是未来的希望。随着中国社会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开放性不断增强,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受教育程度已经成为个人价值社会实现的重要手段。
由于中国奉行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家庭格局基本是三个家庭六个大人共养一个孩子,一个孩子就是三个家庭的未来和希望,许多家长会将收入中相当大的一部分花在孩子身上。据联合均将存款的10%用于教育。继住房之后,教育是中国家庭最大的消费支出。父母在子女身上倾注的“人力资本”投资不断攀升。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教育被误认为是一种类似福利的投入,对教育的功能强调其提高等的社会收益。但是,近二十年确立起来的现代教育观,愈来愈把教育视为一种投入产出的产业系统。教育产业也随之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关乎国民素质兴衰的政治意义和持续巨大的利润空间被众多有识之士看好。
作为基础启蒙教育的儿童教育更是一个巨大的、永不会衰败的市场。中均人口出生率约为7%,%,这就意味着每小时将要诞生2000名婴儿,每年新生儿数量约2000万左右,其中城市就有600多万新生儿,0-;庞大的基数、稳定的增长与更新,奠定了儿童教育市场坚实的客户基础。我国城市仅0—6岁儿童每年的教育性消费就有数百亿人民币的规模。再加之儿童教育投资的门坎低和国家作为福利支持减免税收政策,使儿童教育投资已经进入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期。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断定儿童教育产业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有活力和意义的朝阳产业。此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中国城市家庭的儿童消费在经历了保障基本生活消费,追求享乐性消费之后,已进入到强调发展性消费(身体发展/认知发展/人格发展)的新阶段。父母更加关注孩子日后能否事业有成,对孩子早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特别关注,对幼教新方法、新模式极为渴望,教育消费毫不吝啬。
统计表明,将钱存放银行主要用于子女教育的比例近年来一直排在首位,一半以上家庭能够接受的每年每个孩子2000-3000元教育费,有约10%的家庭能够接受每年1万元以上的教育费用,90%家长希望子女能接受高素质教育,60%的家长表明为孩子上学举债也在所不惜。
但是与家长的舍得投资相比,现实的教育效果却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对孩子智能特点不了解,往往是班不少报,钱不少花,不是没效果,就是不感兴趣,甚至还打消孩子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与望子成龙的心切相比,家长还缺乏对孩子成长关键期的认识,尤其是一些关键智能一旦错过也无法挽回,如语言智能在 0-6岁,音乐智能在4-12岁不能开发,错过了黄金学习阶段,即使孩子在这方面再有天赋也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才有成功的可能。
7
第三章: 国学幼教综述
3—6岁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发展时期,同时也是培养儿童良好习惯和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目前中国大部分孩子是独生子女,最常见的是“四二一”式的家庭模式。在这种成长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孩子存在着普遍性的问题:缺乏爱心,不尊敬长辈,蛮横,自私,合作与分享能力差。面对孩子
国学教育创业计划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