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陕西省洛南县古城新华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节 密度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二节密度教学设计教学理念:“注重科学探究, 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是物理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物理教学的根本目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学科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落实物理教育的基本目的, 突出新的课程理念, 从学生身边的例子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创设了探究情景,为探究教学奠定基础。教材分析: 密度是第六章的一个重点, 它反映了物质属性的概念, 它是在已有知识质量和体积的基础上运用比值建立的概念, 为今后学习压强、浮力、功率等运用比值建立的物理量打下了基础,可见密度在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课时: 1 课时学情分析: 学生在新的课程中听到到密度, 会对其有一定的理解, 在教学中需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并运用到实际当中去。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会遇到仪器的使用问题, 所以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讲解,处理好怎样的实验处理效果最好。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通过探究认识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比值一定;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 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会查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能联系实际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2 )过程与方法: 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引入密度概念的过程中,体会利用比值不变反映的数量关系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探究生活中有关密度的知识,感受密度的知识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价值。教学重点: 密度概念的理解、密度的定义、公式、单位。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密度的概念。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解法、讨论法等学习方法: 探究式、讨论式、合作式等教学资源:托盘天平,不同体积和质量的铝块和木块等实验器材,多媒体资源。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上节课同学们已学会了使用天平测量物质的质量,质量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一铜块和一木块,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我们如何区分哪块是铜块,哪块是木块? 学生讨论,得出各种方法,引导得出可以用手掂下,看那个重(那个质量大),哪个就是铜块? 教师提问: 真的是如此吗?换一个比之前大的多的木块( 大约 50 cm 3) 和之前的铜块( 1cm 3) 做比较,木块的质量大。两个大小不同的铁块谁的质量大,它们的质量和体积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我们提出了几个疑问: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和体积有什么样的关系?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又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展示交流,猜想。下面我们进行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验证,总结结论用以下几种物质,通过天平测量,体积测量,我们得出实验结果如下: 学生活动:认真通过实验,画出图像,分析实验数据,展示交流结果。结论: 1. 从图象上可以看出, 同一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是成正比例的, 即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例。 2. 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二. 新课教学: 1. 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同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相等, 不同种类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特性。物理学中就用密度(density) 表示这种特性.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 由密度定义可得到密度公式:密度=体积质量字母表达

陕西省洛南县古城新华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节 密度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ovend
  • 文件大小129 KB
  • 时间2017-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