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白色污染”到底如何解决? 问题:今天你是否依然“我行我‘塑’”? 中也日益提高。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和消费观念不断改善和更新。然而,在人们追求更便捷、更舒适、更优质的生活的同时,我们的环境日益遭到破坏,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我国目前面临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非常严重,就拿“白色污染”这一令人头疼的问题来说,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 多指塑料袋) 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 由于随意乱丢乱扔, 难于降解处理, 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据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介绍, 我国每天买菜要用掉 10 亿个塑料袋, 其他各种塑料袋的用量每天在 20 亿个以上。北京目前每年废弃 23 亿个塑料袋, 产生废旧塑料包装垃圾 14 万吨, 占整个生活垃圾的 3% ; 上海每年产生废旧塑料包装垃圾 19万吨, 占生活垃圾总量的 7% ; 天津每年的废旧塑料包装垃圾也超过 10 万吨。塑料垃圾带来的问题非常严重:一, 漫天飘飞的塑料袋或挂在树梢, 或飞到建筑物上, 破坏了城市环境,造成严重的“视觉污染”; 二, 塑料袋系高分子化合物, 其结构稳定, 难以在自然环境下被微生物分解, 不可分解的塑料袋自然腐烂需要 200 年以上。混入土壤的塑料袋, 会引起土壤结构的改变, 造成土壤板结, 影响农作物吸收水分和养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三,抛弃在陆地和水体的塑料袋会被动物和鱼类当做食物吞食,造成动物和鱼类死亡,或影响它们的生存; 四,如果对塑料垃圾进行焚烧,会造成二次污染,产生有毒气体, 污染空气, 。特别是塑料的焚烧会产生强致癌物质—二噁英,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极大威胁;四, 对塑料垃圾进行填埋, 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 而且被占用的土地也长期得不到恢复, 影响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这些塑料垃圾还会对土地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五, 生产塑料袋要耗费大量的石油资源。我国每年为生产塑料袋要消耗 480 多万吨石油, 塑料袋的过度使用对我国的能源资源以及环境产生的负面效应已不容忽视, 能源的紧缺必然带来生产成本的攀升和物价的上涨,这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是极为不利的。为此, 2007 年 12月 31日, 我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 这份被群众称为“限塑令”的通知明确规定:“从 2008 年6月1 日起, 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 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自 2008 年6 月1 日起, 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 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时至今日,“限塑令“到底效果怎么样?一份 2009 年民间限塑政策小组发布的《限塑政策研究 NGO 合作项目综合报告》表明,我国大中型超市限塑令执行情况比较乐观。在本次调查中, 北京和杭州等地区的大中型超市限塑令执行情况最好, 基本都能够做到向顾客有偿提供厚度符合国家标准的塑料购物袋。兰州, 广州, 成都等地区的限塑执行率也都达到了 80% 左右; 然而另一方面, 农贸市场的执行情况却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其
白色污染案例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