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少数民族图腾文化初探
摘 要:秀山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图腾文化是秀山少数名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少数民族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其原有和现存的图腾文化方面资料丰富,认真收集,整理和探讨、研究这些图腾现象,具结合是互惠的,图腾保护人,人则以各种方法表示对图腾的敬重”,人类在实行图腾崇拜的时候会对所崇拜物及其同类型物进行保护和隔离,从正面的角度來说这保护了物种的生存,反过来看,人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会受到这种实体的支持。
图腾艺术在图腾文化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图腾艺术是集体创作的产物,而非个人创造,当然,始作俑者一定是个体,但最终的完善和呈现却是集体的结晶。它是一种人神共享的艺术,兼具实用与审美功能,既能折射客观事物,又充满了幻想和神秘,它象征性的反映了社会生活的面貌。在秀山少数民族文化中,图腾艺术表现为一种综合性的形式,它将歌唱、舞蹈、乐器混合在一起,绘画与雕塑也与之共存。
二、秀山苗族、土家族图腾特征及其意义
(一)苗族图腾造形特征及其意义
苗族图案纹样形式:多为龙、凤、蝶、鸟、鱼、花、草、虫。苗族古时善迁,尤其注重生态的平衡,长期生活在山水边,日子过得自然而清新,又有花鸟相伴,苗族的吊脚楼便是这种独特生存方式的秀丽产物 。而他们的日用物,例如绣品,也因其对大自然独具匠心的广泛取材,既将其鲜明的民族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又将浓郁的乡土气息蕴含其中。关于龙凤图案,由于早期的母系氏族传统使苗族的凤图多于龙图,如果两者皆在,则有时凤在上龙在下,这一点和其他民族是不同的。
苗族的纹饰范例,可大致分为几何纹样、动物纹样和植物纹样三大类。其中在最典型的苗族服饰中,抽象的几何纹饰运用较多,有规则的十字线、韵律十足的水波纹、古朴的锯齿形纹、传统的云纹及雷纹、简约的十字线、古色古香的铜文、神秘的太阳纹、宛转的回纹和自然意象的几何样式、瑰丽的星形图案等。
历史上西南民族少数民族盛行祭祀图腾祖先仪式。苗族因其图腾崇拜的种类繁多,而产生了诸多的祭祀仪式:苗族崇拜蝴蝶,有自祖先姜央开始,将蝴蝶妈妈作为祭祀的始祖,请求蝴蝶妈妈保佑子孙幸福。过去苗族常进行扫寨,来祭祀蝴蝶妈妈;苗族的召龙仪式主要是祭祀龙图腾,招龙由寨内的三个牯藏头主持。整个招龙仪式繁杂,基本可分两大部分:一种是宗教性质的祭白虎、招龙和祭祀祖先,另一种是社交性的踩芦笙、游方和讨花带;苗族也盛行牛崇拜,曾以牛为图腾,其祖先蚩尤是“人身牛首”。到了近现代,苗族依然对牛崇敬和虔诚,仍然普遍将其神话,认为牛是天外神物。由此,在每年农历四月初八牛的生日当天,苗族民间仍然普遍举祭祀牛神和牛祖先图腾祖先的仪式。了解和研究原始人的图腾仪式,有助于我们完善原始文明构成,也是我们理解原始文化生活习俗的一种渠道。
苗族芦笙节,是一项的传统庆祝活动。节日里,五米左右高的长杆立于广场,一条巨龙沿杆螺旋而上,而顶上则立一鸟,世界上的很多其它原始部落和民族都有着立长杆或长柱的习俗,随着功能的不断变化和造型的不断丰富,慢慢演变成了“图腾柱”。可见图腾标志的历史演变是具有层次的,要经历从原始形态,到经过历史的融合和改编的变化形态,再到最后的再变化形态。有制度就代表有禁忌,清贝青桥《苗俗记》、清桂馥《黔南苗蛮图说》中都记载了苗族五月寅日避百虎鬼,恐致虎伤之禁忌习俗,所
秀山少数民族图腾文化初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