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拖拉》教学设计
保定市爱民小学 郭勇
教材分析:
一年级下册是在学生根本适应了校园新生活的根底上,针对这一阶段学生开展中存在的突出显示问题--—-好习惯缺失,本册教材的教育主题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不拖拉》是第一《我不拖拉》教学设计
保定市爱民小学 郭勇
教材分析:
一年级下册是在学生根本适应了校园新生活的根底上,针对这一阶段学生开展中存在的突出显示问题--—-好习惯缺失,本册教材的教育主题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不拖拉》是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中的第三课。主要是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根本习惯问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
学情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学生常常会出现“等一下”和“还没完"等拖拉的行为,并因此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导致学生拖拉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学生做事慢,可能和他天生的气质类型有关。有些学生是由于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有些学生是习惯和成人唱反调。因此,我们需要针对学生不同的情况加以教育,引导学生理解做事拖拉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不便和费事。
教学目的:
情感和态度:
通过指导学生做事不拖拉,教育学生珍爱生命要从抓紧时间开场,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思想感情和抓紧时间做事的态度。
知识和技能:
教育学生学会有方案、抓紧时间来学习和生活,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过程和方法:
通过讨论、体验和向别人学习等活动,使学生理解做事拖拉的危害,抓紧时间的快乐,学会珍惜时间.
行为和习惯:
使学生理解无论在学校和家里,都要做到学习时就要认认真真地学习,娱乐时就要痛痛快快地玩耍,学会抓紧时间的常识和技能。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做到学习时要认认真真地学习,。做事不拖拉。
教学过程:
环节1:故事导入,感知拖拉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
(课前根据教材第10—12页绘本《拖拉鸟》的故事制作了微课动画,课上播放。)
师: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大家知道这只鸟为什么叫“拖拉鸟"了吗?(板书:不急,明天)
师:大家喜欢这只名叫“拖拉”的鸟吗?为什么?
(板书:拖拉)
环节2:联络实际,理解拖拉
师: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像“拖拉鸟”一样的同学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
(出示一组图片,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仔细观察,然后交流,再推举发言人进展集体交流。)
图片:1。上课了,老师拖拖拉拉不进教室;2。早上孩子要上学,爸爸妈妈拖拖拉拉的不送;3。学校要组织春游,一位同学拖拖拉拉还不来;4。因为晚到了五分钟,错过了火车。
(板书:等一下、还没完)
师:(小结)拖拉真是害己又害人啊!
环节3:真情体验,辞别拖拉
师: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个好伙伴,能告诉大家“不拖拉”的小窍门。你们知道这个伙伴是谁吗?请大家猜一猜——小小圆形运动场,三个选手比赛忙。跑的路程没长短,用的时间不一样。
生:小闹钟!
师:(出示闹钟)对!我们跟小闹钟一起玩个游戏吧!
(出示游戏名称和规那么,学生分组挑战写字、串珠子、跳绳三项活动,限时一分钟。)
(学生活动:老师巡视之后给各组优胜者颁奖,再分别采访,启发学生发现“不拖拉”的窍门。)
采访写字的同学(板书:专心)。
采访穿珠子的同学(板书:掌握技巧和窍门)。
采
《我不拖拉》教学设计[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