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课题案例论文教案.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典型案例《长江之歌》 1)、创设情境优秀的范读可以让学生知道课文的基调是欢快的、高昂的,还是平缓的,低沉的……网络中的示范朗读,往往是“‘声’、‘画’并茂”,更能够创设意境:面对一首首优美的诗文,入情入境地范读定会让学生如沐春风,陶醉其中;一篇篇感人的故事,声情并茂地朗读,定会让学生的情感被激发,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为教学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学生就想先睹为快,在学生观看朗读视频的过程中,既感受了高水平的范读, 又被带入了诗中描写的美景。 2)、整体感知心理学实验明确告诉我们:在教学新知的过程中,如果能用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这一新知的具体形象,可以诱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加快学生掌握新知的速度。多媒体计算机的声、光、色、形能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从而促使他们投入自觉的认知活动。等学生欣赏了入情入境的朗诵之后,播放了《话说长江》第一集的 15分钟左右的视频,是对长江源头和上游的一个概况,更是从视觉角度让学生感知了长江的“无穷的力量、母亲的情怀”。 3)、品词品句阅读是通过对文章的理解,还原作家写作的意,怎样才能尽可能地还原作家的“本意”呢?可抓住课文中最能体现作家“意”的词、句。但是农村小学生多很多文章中所描述的情境“闻所未闻”,也就无法正确理解作者的“意”了。这种情况下, 利用网络资源就能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理解、深入的体会。《话说长江》的第一节,让学生从的生动的解说词、优美的音乐、形象的画面中全方位认识长江的发源地及两岸的人情风貌,从而能透彻的理解:“春潮、惊涛、哺育”的内涵,体会中华民族对长江的“赞美、依恋”的情感。也使学生把不容易从时间角度上理解的长江是“无穷的源泉”,有”母亲的情怀”这个难点很好的解决了,学习便成了一个主动求索的过程。 4)、深化情感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要求之一。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助于他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写作意图,引导他们有感情、有表情地朗读。网络中的多媒体课件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学生理解了诗歌内容后,老师播放了殷秀梅演唱《长江之歌》的视频,学生不用老师说就不由自主的跟着唱了起来,在他们的个歌声中饱含着对长江的赞美和热爱。 5)、课外拓展“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是他们通向大千世界的桥梁”, 是学生获取知识认识外部世界的主渠道。而配合课文内容,让学生在课前课后阅读与之相关联的课外读物,不但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可以为理解课文提供广阔的知识背景。但在实际操作当中,学生往往很难及时找相关的课外读物。网络中丰富的阅读资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给学生的拓展内容有: 在网络中或其他地方搜集后完成以下题目(三选一) ·搜集描写长江的美文进行品读。·观看《话说长江》的其他部分,并谈谈观后感。·用笔写下你对长江的感情。相信学生通过这样的积累,对长江了解的就会更多、更深、更透,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会更强烈,语言文字上的积累也会丰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案例张旭东【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认识,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3、学会利用网络查阅资料,上网发布信息,用网络来帮助学习。 4、理解“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教学重点】 1、理解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句话的意思。 2、理解“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教学难点】同教学重点。【教学方法】质疑法、讨论法、创设情境法、合作交流法等。【教学准备】构建“只有一个地球”专题网站。【教学活动】一、结合预习,浏览课文,提出问题师:在课前同学们利用互联网等多种方式查找了地球资料,现在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提出自己不懂得问题。生1: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呢?火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是很大的。生2:为什么说地球容易破碎呢?玻璃制成的东西才容易破碎呀? 生3:地球上的资源到底还能维持人类生存多少年呢? 生4:宇航员为什么会说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非常好,老师把你们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梳理,总结出中心问题就是: 1、为什么会说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 2、为什么又说我们这个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二、细读品析,自主探究研究解决问题一: 1、请同学们细读课文,思考问题。 2、学生汇报交流: (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相机的教学,学生找到哪一部分,教师就引导学习哪一部分,主要抓住了三方面的内容。) ⑴感受地球美丽壮观、和

课题案例论文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anfengdao
  • 文件大小113 KB
  • 时间2017-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