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闫海峰新的学期开始, 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和本学期的特点, 结合初一学生的实际水平, 开展本学期的教学工作, 使学生学会分析历史事件的一些方法, 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在本学期要很抓学生的基础知识, 指导学习方法, 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工作如下。一、学生情况分析初一学生总体水平差不多。历史是他们所接触的一门新学科, 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 兴趣深厚。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 也会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二、教材分析 1、教学特点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学内容《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 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 22 课。 3 、教材重点、难点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三、主要措施与教学目标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教学措施: 第一、认真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第二、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1、目标统一, 准确,2、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 3 、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第三、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如课堂上回答问题、动脑筋、小讨论, 故事会, 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纠正。第四、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生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 扩大历史的知识面, 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 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第五、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 同学科教师之间取长补短, 资源共享,每大周进行集体备课两次。第六、上好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实效。四、教学进度新教材初一历史第一册总共有 22 课,其中新课讲授占二十二个课时,单元复习占四个课时,期中复习占四个课时,期末总复习占五个课时。附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进度表周次时间教学内容备注第一周 9月11日—9月 15日1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2 原始的农耕生活第二周 9月 16日—9月 22日3 华夏之祖单元复习检测第三周 9月 23日—9月 29日4 夏、商、西周的兴亡迎接月考第四周 10月2日 10月6日5 灿烂的青铜文明 6 春秋战国的分争第五周 10月7日— 10月 11日7 大变革的时代 8 中华文化的勃兴( 1) 第六周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