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论文
院 系 :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专 业:
工程造价
年级〔班级〕:
2021级 2 班
姓 名:
黄曹镜
学
?大学语文?课程论文
院 系 :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专 业:
工程造价
年级〔班级〕:
2021级 2 班
姓 名:
黄曹镜
学 号:
20214192046
授课教师:
叶国盛
完成日期:
2021年7月6日
?大学语文?课程论文评分表
学生姓名
黄曹镜
学号
20214192046
课程论文题目
论苏轼的旷达人生
序号
分值
评分标准
得分
1
10
格式符合标准要求
2
10
字数符合要求
3
10
独立完成,内容上无明显抄袭现象
4
25
选题符合课程内容范围
5
35
结构合理、层次清楚、观点明确
6
10
语言通顺、流畅
总分
评阅人
签字
论苏轼的旷达人生
摘要:苏轼的一生仕途坎坷,面对人生的苦难,他一直表现出潇洒达观的旷达情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以苏轼的漂泊仕途,研究其旷达的情怀产生的缘由,解读他的旷达情怀的内涵。
关键词:苏轼;旷达情怀;乌台诗案
苏轼的仕途
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第一次赴京赶考,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得到主考官欧阳修的欣赏,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做,为了防止事端,使他只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绩。
1061年,苏轼参加中制科考,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因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
1069年服满复职,仍授本职。他入朝为官时,正好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老师欧阳修在内,因为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 “平和世界〞。 于是,苏轼所见新法对老百姓的伤害极大,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最终因不容于朝廷,自愿外放,调任杭州。苏轼在杭州任事三年后,又调往密州、湖州等地,政绩卓越,深得民心。对苏轼一声最重要的影响的事件就是乌台诗案。
1079年三月,苏轼被贬湖州,原因是他不赞成王安石的新法。在奉调时,苏轼依例向宋神宗上表致谢。本是官样文章,但他知道自己被外放,是由于新党动的手脚,于是在表中写出了略带牢骚。朝廷的公报是固定按期出版的,相当于现在的官方报纸,苏轼的文字照例惹人注意,这次谢恩表,使那些
“新进〞成了读书人心目中的笑柄。监察御史舒亶、御史中丞李定等人,举出苏轼的?杭州纪事诗?作为证据,说他“玩弄朝廷,讥嘲国家大事〞,更从他的其它诗文中找出个别句子,断章取义地给予定罪,指他是挖苦皇帝没能力教导、监督官吏;挖苦禁止人民卖盐。总之,是认定他讥讽皇上和宰相,罪大恶极,应该处死刑。虽然他们都要苏轼死,但神宗皇帝
论苏轼的旷达人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