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爱”的教育.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爱”的教育
【摘 要】爱孩子是一门学问,一门科学,一门艺术。爱子情深是人伦天性,但家长的爱必须是理性的,有原则的,有价值的。中国古训曾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当今中国社会,“劳心劳力”的家长数不胜数,但往往吃力不讨好。在这是一个十分典型的案例。盲目的爱把家长变成了孩子的仆人,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把孩子变成了家庭的暴君。
家长首先要认识到,溺爱不是爱,相反溺爱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爱是一种教育,但家长要懂得理性的爱。家长给予孩子的不仅仅是无限制的物质满足,更重要的是承担起作为家长的那一份职责。对于孩子的需求,家长需要进行判断,适当地延迟满足或者选择不满足。例如:孩子想要某样玩具,家长就可以要求孩子通过帮助妈妈打扫卫生,或者获得优秀的学习成绩来赚取。一方面引导孩子懂得金钱的来之不易,学会勤俭节约;另一方面让孩子学会忍耐,让他懂得世界上并不是他想要的东西都能不劳而获。这是他必备的品质,也是“爱”的教育最好的反馈。
二、请收起你的简单粗暴
凌空一脚,将孩子踢倒在地上。这是小缪爸爸对孩子的教育。一次,小缪又没有完成回家作业,打电话让家长来学校询问时,这一幕便发生了。没有询问,没有解释,只有简单粗暴地打骂。我一再劝阻,他才平息了怒火。
这似乎在现在的家庭中很少能见到,但对于我所属的乡村学校来说,这并不少见。父母自身学历和素质都不高,对孩子寄予很大的期望,但自身又缺乏必要的教育方法。因此只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手段才实现他对孩子“爱”的教育。家长口口声声讲:孩子,我是为了你好。难道打骂就能让孩子改善进步吗?显然不能。
三、“听”“说”都重要
(放学后,教室中)
小张:妈妈,我的铅笔被偷了。
张妈:你怎么知道是被偷了?你自己乱放怪谁。
小张:我没乱放!我上厕所之前放桌子上的。
张妈:之前就发生过这种事情。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让你自己好好保管,你自己不听,现在丢了怪谁?!
小张:算了!不跟你讲了!
(回家路上)
小刘:爸爸,今天强强打我了。
刘爸(玩手机):哦,是吗?
小刘:我也打他了,然后他又打了我。爸爸,你在听吗?
刘爸(玩手机):听着呢,你说。
小刘:……爸爸,你没在听。
刘爸(玩手机):谁说我没在听,我一边玩一边听!你继续说!
小刘:算了,没什么。
这两段对话是我无意中听见班中孩子和其家长的对话。事情不同,对象也不同,但两段对话的结尾都是以孩子的无奈妥协而收场。
在沟通中,“听”和“说”都重要。首先父母要认真听孩子的叙不能报以敷衍的态度。有时并不需要发表过多的言论,孩子要的就是你真诚的聆听。其次,面对孩子碰到的问题,家长不需要着急质问、埋怨或者给予建议,可以用“嗯……”“这样啊……”“哦?”以显示你关心的态度,并积极引导孩子自己找到解决办法。要学会“放下身段”,感受孩子的情绪变化,让他知道你理解他,包容他,最终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不仅是对中华民族家庭教育的优良传承,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家长既想给孩子美国式的自由,又给予过度的中国式宠爱,最终将

“爱”的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焦大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05-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