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古运河导游词
篇一:杭州古运输河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送大家来到江南水乡城市——无锡!
小徐今日带大家走的是一条比拟特别的水上线路——古运输河!盼望南湖中仿造了一个“凤凰墩”,惋惜此时此刻已经没有了,他还写下了“两水回环绕一洲,不通车马只通舟”的诗句。因为它的奇妙,所以无锡人把它认为是无锡的“天关”所在。
这里就是闻名的三里桥米市,叫三里桥,其实有两座桥,一座在吴桥下面的新三里桥,一座是左手边的老三里桥,所以三名四桥。据说从老三里桥到老北门正好三里故名之。无锡为鱼米之乡,水运便捷,与湖南长沙、安徽芜湖、江西九江并称“中国四大米市”,而无锡居其首。原先无锡米市分八段,三里桥米市是当中最喧闹最繁忙的,但是此时此刻已经逐步被新村所代替了,当年众多的粮船,喧闹的粮行也已经不复存在了,但三里桥米市却是无锡历史上不行抹灭的一笔。当年这旁边还有幢美丽的“芙蓉楼”,它不但是品茶和吃早点的场所,也是粮行、客商们谈生意的地方,可以说是当年的“粮食交易中心”。
前面这座高大的桥下面有个大岛,无锡人叫“江尖渚”,古运输河到这里就分为两流:一流向东,一流向南,与梁溪河交汇。梁溪也是无锡的别称,因东汉名士梁鸿与其妻孟光曾隐居在无锡铁山而得名。这江尖渚上原堆放了很多坛坛罐罐和大缸,堆得又高又尖,故名“缸尖”,无锡话“江”和“缸”同音。这里的陶器铺特多,而进入江尖要么摆渡,要么穿街过巷,故而有“江尖渚上团团转”的说法。古代每逢七月三十,这里的人们就会在水中放上塔灯,以纪念元末起义领袖之一吴王张士诚。但此时此刻已经没有这个习俗了,岛上也改建成一个免费的公园了。
过江尖渚不远就到了无锡的西门了。运输河上的这座桥叫“人民桥”。一听就很有革命性,但据说这是无锡有史料记载的最早的桥。桥下原有条古街,前面是街道,后面是河道,街面上都用遮阳挡雨的凉棚连接着,故名“棚下街”。这里原本是无锡的粮仓所在哦,不过此时此刻已经是美丽的五爱家园小区了。
不远处还有条街,叫“日晖巷”,其实原来叫“石灰巷”,因巷内都堆放着石灰而名,但名字不雅,才用谐音改做“日晖巷”。这里原先也是店铺林立,特别喧闹的。
前面又出现了一个小岛,叫“西水墩”。这里是无锡的“地轴”,和“天关”黄埠墩相互照应。原先是明代五部尚书秦金的别墅所在,所以又叫“太保墩”。后来明代无锡知县刘五纬为民办好事、洗冤案、兴水利,并且为了治理水患而败尽家业,却遭遇不白之冤,无锡人为了感谢他,而在此建庙祭祀,封他为“西水仙”,所以叫“西水墩”。此时此刻已经改造成江心公园和展览馆了。上面还有个戏台,分内外两面,外面演戏是给渔民老百姓看的,里面是演给“水仙老爷”看的。
此墩旁有一廊桥与一边的茂新面粉厂相连。所以我们无锡早就有廊桥了。旁边的茂新面粉厂是民族工商业先驱荣德生等人于 900年创办的,原名叫“保兴面粉厂”。这里生产的兵船牌面粉曾享誉全国。我祖父也曾是这个厂的工人。这里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源地的一个缩影。虽然这里已经停产,但是已经建成了我市的民族工商业博物馆,记载了我国民族工商业的开展,特别值得一看。
河的对面是薛福成故居。薛福成是我国清末出访欧洲四国的大使,同时他也是民族工商业开展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儿子薛南溟就是无锡第一届商会会长。他的家占地很大,在无锡有“薛半城”之说。此时此刻无锡市政府已经修复了这个故居。
篇二:杭州古运输河导游词
杭州古运河导游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