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恪,诸葛恪简介
人物生平
才思迅捷
诸葛恪身长七尺六寸,少须眉,折頞广额,大口高声。少有才思,辩论应机,莫与为对。及长,英才卓越,超逾伦匹。令孙权大为观赏。成年后,即拜骑都尉人,和预期的完全一样,他将其中壮丁四万余人编入军队,自己统领一万人,其余的分给了其他各位将领。
孙权嘉赏诸葛恪的功绩,派尚书仆射薛综赴军慰劳,拜诸葛恪为威北将军,封都乡侯。诸葛恪恳求率兵在庐江皖口屯田。他到皖口后,派轻兵攻击舒县,俘获该县百姓,然后回军。诸葛恪还向远处派遣侦察人员,观察道路和险要关隘的形势,想要攻取寿春。孙权认为时机不成熟,没有同意。
受诏辅政
公元243年〔赤乌六年〕,魏将司马懿欲攻诸葛恪,孙权想发兵接应,可望气者说不利于出兵,于是让诸葛恪移守柴桑〔今江西九江市〕。
公元245年〔赤乌八年〕,诸葛恪得知丞相陆逊嫌弃自己,便写信给他〔诸葛恪与陆逊书〕,讲解并描述不能求全责怪,应以大局为重。不久,丞相陆逊去世,诸葛恪升为大将军,假节,驻武昌,并代替陆逊领荆州事。
公元251年〔赤乌十四年〕,孙权病卧在床,而太子孙亮年纪还小,探讨可以托付的大臣,群臣都属意于诸葛恪,孙权嫌弃诸葛恪刚愎自用的性格,孙峻认为当今朝臣没有比得上诸葛恪的,坚持担保他,于是就征诸葛恪来建业。后来将诸葛恪引进卧房内,诸葛恪就在床下受诏,孙权下诏道:吾病情沉重,唯恐没有再见的时机了,全部事情都托付给你。“诸葛恪悲泣道:”我们都深受皇恩,会以死遵从诏书,盼望陛下不要担忧外面的事。“孙权便吩咐诸葛恪兼任太子太傅,中书令孙弘兼任太子少傅。将除了杀生大权以外的全部事情都托付给诸葛恪。
公元252年〔神凤元年〕,孙权病危,又召集诸葛恪、孙弘、太常滕胤、将军吕据以及侍中孙峻处理身后事。其次天,孙权去世。孙弘平常与诸葛恪不和,胆怯以后受制于他,便封锁孙权去世的消息,想矫诏除掉他。诸葛恪闻知,杀死孙弘,发布孙权死讯,为之治丧。孙亮即位后,拜诸葛恪为太傅。诸葛恪为收取民心,广施德政,取消监视官民情事的制度,罢免耳目之官,免掉拖欠的赋税,取消关税。每一举措,都尽量给百姓以德泽实惠,民众无不开心。诸葛恪每次外出,都有许多人引颈相望,想一睹其风采。
东兴大捷
同年,诸葛恪在东兴征集人力,重建以前未完成的大堤,左右依山各筑城一座。派留略、全端分守东、西两城,各带兵千人,自己那么率兵返回建业。魏国认为吴军入其疆土,耻于受侮,魏大将军司马师想借孙权新亡,吴国政局不稳之际乘机攻吴。十二月,司马师发兵攻南郡〔今湖北荆沙〕、武昌〔今鄂州〕,并令安东将军司马昭为监军;征东将军胡遵、镇东将军诸葛诞率步骑七万攻东兴,欲毁坏大堤。诸葛诞提议三路进军伐吴,由王昶、毋丘俭为诱敌各攻打南郡、武昌;诸葛诞与胡遵为主主力,率兵七万架浮桥攻东兴。 吴军情告急,诸葛恪亲自率领四万援军到东兴。并命冠军将军丁奉与吕据、留赞、唐咨等作前锋,攀山西进,因山路狭窄而缓慢前进。丁奉亲率三千人赶往,下山后改坐舟楫顺水而下,两日到达东兴并占据徐塘。因天降大雪,胡遵等人喝酒而毫无戒备。丁奉率本部人马轻装突袭魏军营垒,吕据等部也相继到达。魏军见状便惊慌慌而逃,因争渡浮桥超载而断,落水及相互践踏的死者皆有万人,魏将韩综、乐安太守桓嘉先后遇溺,毌丘俭、王昶等得知东兴兵败,皆烧营退走,并留下大批军需物资,被吴军缴获。吴主孙亮进封诸葛恪为阳都侯,加封荆、扬州牧,督中外诸军事,并赐金一百零一斤,马二百匹,缯布各万匹。东兴之战获胜后,诸葛恪有轻敌之心。
新城兵败
公元253年〔建兴二
诸葛恪,诸葛恪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