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读世说新语有感.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读世说新语有感
读世说新语有感近日,教学之余,在翻阅《世说新语》时,读得其中一个故事,觉得挺有味道,但细细品位之余,对其观点我却不









读世说新语有感










读世说新语有感近日,教学之余,在翻阅《世说新语》时,读得其中一个故事,觉得挺有味道,但细细品位之余,对其观点我却不敢苟同:郭洗马入洛,听伎人歌,言佳。石季伦问其曲,郭曰:“不知。”季伦笑曰:“卿不识曲,哪得言佳?”郭笑曰:“譬如见西施,何必知姓名,然后知美?”在郭洗马看来,一个人完全可以凭感觉去相识美,“不识曲”照样能言其“佳”,--就像见了西施姑娘,不必“知其姓名”,也照样可以“知美”一样。我感觉这是浅尝辄止的看法。美的事物一般都具有详细可感性,或赏心悦目,或好听悦耳。审美观赏活动首先是凭感觉和直觉来把握事物,或者说,感觉和直觉是审美观赏活动的起点。因而,美育是通过对美的事物的观赏,陶冶人的思想感情,提高人生艺术化的程度。但是,审美观赏活动仅有这个起点是远远不够的,它至少还须要学问、趣味、心境三个条件。学问条件指的是丰富的学问修养。郭洗马“不识曲”也能“言佳”,这里的“佳”,只是一般人说的“好听”的意思。假设进一步问“佳在哪里?”“为什么佳?”他是断然答复不出所以然的。中国有句俗话:“不会看的看喧闹,会看的看门道。”郭洗马所说的“佳”,充其量不过是听着喧闹而已。假设是要听出门道,即能讲出“佳在哪里”“为什么佳”,那么不仅须要“知其曲”,而且要具有必须的音乐修养。有人把音乐观赏分为三个层次:一为“知觉的观赏”,指听音乐而产生悦耳的感觉;二是“情感的观赏”,指听音乐而产生喜怒哀乐的情感;三为“理智的观赏”,指听音乐而能对其构造、主题、技巧加以剖析。一个人要真正领会音乐之美,就应当努力到达“理智的观赏”的层次。因此,感觉到东西不必须能很好地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大音乐家贝多芬的名曲《田园交响曲》,一个音乐修养高的人会听得如痴如醉,称赞不已;而一个不懂音乐的人却会听得稀里糊涂,甚至酣然入睡。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假如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你已经懂得了乐理常识,又对贝多芬的时代和生平有所了解,再听《田园交响曲》,那时的情形就会完全不一样。你不仅会听得兴致勃勃,甚至能对每个乐章都会细细品尝,能辨别出哪是“初见乡村风光时的开心心情”,哪是“农夫的快乐舞会”,哪是“小溪流水”,哪是“狂风暴雨”……,从而真正步入音乐美的迷人世界。观赏艺术美,少不了学问修养;欣赏自然美,同样离不开学问修养。有一出历史剧叫

读世说新语有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平平库
  • 文件大小33 KB
  • 时间2022-05-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