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一)
教学
了解全面调查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的收集、整理以及会用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目的
直观地描述数据。
教学
重点: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及描述
重点
难点:绘制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
容量。
总体说来抽样调查最大的优点就是在抽样过程中避免了人为的干扰和偏差,因此随机抽样是最 科学、应用最广泛的抽样方法,一般情况下,样本容量越大,估计精确度就越高。
4 .让学生观察P154抽样调查100名学生最喜爱节目的人数统计表和统计图,并指出最好选择什么统计
图来描述较好。
h'jrti小基人寸学加取样#咨■为1面苗而盘救碗忧If-4.
表1”上 抽抨眄青山“名乎任瑕喜安呻口的人敷统竹击
平”奥领
Wid
人徵
「r介比
。二一
“心rr
上忖k击.
22
^Ej2
t ■他叫
JL. . if
艺8 Ml
□际不
d : ik i! . rl 1 [i:il : J|- lz
氐8+5
K电闽1
il:
S
S5^d
W
1(X3
too
1 口 O*
从表 10-2 nrui*zll - 4■半月工,|,门热较乐 ,I r什小学 " “ 上. 一为:段区X. 现此”r !|仙勺品占套一
&可以估计这个学校并爱其他门H的学生的IT分比,
去脩中的数据信息也可以川条形图和扇虐图来描述 ■» 而*14所示》.
・新呢
口信白 口动画
D蛾乐
口或曲
上面抽取样本的过程中,总体中的标-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像 这样的抽样方法是一种,Mmph r/iidom黑11]1小11耳).
岫样冏传是实际中稣常来用的谢森力K 如果抽取的样本得力•就能很好 ,
抽样调存作为收集数据的值要「相,徐门Hi花费少、宓时的特点外,坯 适用一些不宜使用全面调直的情况,例如关r灯泡寿命、火柴丽,我等具仃破坏 性的调查.
三、随堂练习:P155练习。
四、作业布置
P159复习巩固3、4题;P160 8题。
课题
(三)
教学使学生能对较大的数据进行随机抽样,学会分层次进行对样本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能
目的按比例对数据进行抽样,并能统计出各段人数的百分比。
教学 重点:对较大数据和分层次进行数据抽样
重点 难点:正确确定比例进行抽样和由数据描述作出判断
难点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引入新课。
从上节课我们已经看到在总体数目比较大时,对它进行全面调查很难做到,甚至根本就不可能,
如:某地区有百万电视观众,要想了解他们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节目的喜爱情况, 能否像上节课中提到的抽 100名学生来估计2000名学生的喜爱情况吗? 二、新课。
上述情况显然不能。由于学生、成年人、老年人各自喜爱的节目不一样,所以要了解整个地区 的观众的情况,需要在更大范围内抽取样本。
由于在各个年龄段对节目的爱好有明显的不同,而同一个年龄段对节目的爱好往往存在共性, 所以可以对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各段人群分别进行简单随机抽样,即分层次抽样,使每个年龄段 都能抽取一定的人数来代表所在的人群,然后汇总调查结果。
那么如何按层次抽取呢?
可以按年龄段的实际人口的比例分配来确保每个年龄段都有相应的比例的代表,教材中按青少
年、成年人、老年人的人数比为2: 5: 3抽取。
请同学们计算按这样的比例各段分别应抽取多少人,并列出表格。
青少年
成年人
老年人
合计
抽取人数
200
500
300
1000
这徉状取的怦本。运个地区所有观众的年龄结构基本和q在整个地X 也徒迸仃简 骷阅机岫+不相 比・ 这样抽取杆 小 他能更&F艇反映总体.
L乂1,I I rs<;1工 口」
</t rn 1^1 3 i' ii小不 吟 m节:rm -a f匕通0. e lfrr工电皿 •五・卜震『“工玄心r匕.「*i 1cl i r 皿
不“用」■-"陪・」・旧* ■17工1日而 — Ti i i ri'方萨i七e 一下匕nm二
ri 初■:
■春 p *4
7.—
、练习 P1581、2、3
四、作业
P161 第 11 题。
课题
(四)
教学 目的
进一步巩固分层抽样的方法,能用折线统计图形象、直观地描述出各个层次所占总体的百分 比,体会在较大数据中进行分层抽样的数据收集、整理及描述、判断的全过程。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在分层抽样中的数据整理和描述 难点
第十章数据收集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