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调研黑山寨.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调研黑山寨 s("print");s("hzh1");s("hzh2"); 短短半个月的生活并够不上所谓“体验”, 仅仅能拼凑成一点浅薄的感想和体会。毕竟, 比想像中优越许多的特质条件与原先设想的下乡的艰苦是难以磨合的。与其说是一次下乡, 不如说是做了一次短期的旅行或度假。既赶不上春播又等不到秋收, 我们赶上的恰恰是农闲时期。考查再三,闲暇的时间仍太多了,说收获颇多是自欺欺人的,只是有一些慢慢积累的感触, 在我这次与农村山区的不完全 Touch 中油生出来。一、经济发展——局域性的收获与障碍并没有深入研究过经济,只作一下小结和分析: 1 、支柱:黑山寨共有 8 个自然村,主要的经济来源是林业,其余的产业比较萧条( 也有较好的, 如矿藏、蓄牧等) 而林业主要依赖于产板栗,在黑山寨,不论是村中还是盘山公路上均可见郁葱的板栗树。基本上农民均可分到板栗种植, 按收购价每斤七八元, 人均年收入可达四五千元。板栗是直接对外出口的,市场上能吃到的极少。 2 、经济发展走过的弯路与很多农村的经济状况一样, 黑山寨的经济是改革开放后, 才逐步发展起来的。黑山寨经济发展总的来说走过两次弯路: (1 )文革时期,生产不得安定。由于文革的负面影响及当地武斗的激烈状况,黑山寨经济发展处于停滞期,十年间“闻黑山寨色变”。(2 )六七十年代黑山寨曾大兴水利建设,将小块田转成大块田,实行机械化水利建设, 变旱地为水浇地, 但成效不大, 南巡后该地区实行矿产利产,所有的水利建设均遭破坏。经我对本地民风的考察,认为矿产利产的方案各有利弊:一方面,这无疑发挥了农民的积极性; 但另一方面, 由于农民自身的原因, 加上本地的企业、土地均已承包给了个人, 公家的集体发展建设比较困难, 也慢了。(如旅游业) 但是总体业说,黑山寨农民收入仍偏低,人均收入不足 4000 元,而且贫富差距较大(听说有人因为开发金矿而发财?) 就采访的农户家庭状况来看,好一点的已比较富足(多为搞旅游), 电器较多, 甚至有规模较大的家庭影院; 较富的多是家中人口较多或男性劳动力不足, (本地的女人比较清闲) ,但农民的状态均很平和, 能让我感受到些许衣食无忧之下的农家乐,这是我此行的最大收获, 也是首次与“自给自足”的细微生活贴近, 所有的农户家中均种植了瓜果蔬菜, 随吃随收, 不亦乐乎, 从不用化肥, 是真正洁净的人工养植。也许是心理作用, 总是觉得到口的果菜, 无论生熟, 都比城里的香甜。赶不上秋收是一大遗憾, 据说从收获( 打栗子) 到去刺, 水泥、蒸煮等一系列过程是一道复杂的工序, 大致从九月初一直到国庆, 历时二三十天,只可惜来不择时,我们也只能“望栗兴叹”了。二、教育——喜忧参半给我感触较大的是农村普遍观注的这一问题,不及我原先想像中那样,但也有分化严重的倾向——如本村尚有许多不识字的老人和妇女,但也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存在。 1 、本区唯一的中学——黑山寨中学黑山寨中学距离我们的望宝川村有三公里远,位于黑山寨西部, 于 1958 年建校, 至今有 44 年的历史, 1990 年校址迁于此, 占地一万一千多平米,虽然黑山寨中学在昌平的三十八个中学中最偏远,号称“北大厅”也是三个纯山区学校中的一个, 但是它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师资配备却比较理想, 已经通过了市级化的验收, 总体来说设施齐全, (并已经配备有机房)由于

调研黑山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o1230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17-03-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