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四节
学习指导:
1、地球的内部圈层分成几层,各有什么特点?
2、地球的外部圈层分成几层,各有什么特点?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地震波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四节
学习指导:
1、地球的内部圈层分成几层,各有什么特点?
2、地球的外部圈层分成几层,各有什么特点?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地震波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就叫做地震波。
纵波(P波)上下波动
速度快, 固、液、气介质
横波(S波)左右摇晃
速度慢,固体介质
1、陆地上的人们有什么感觉?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2、在海洋中航行的人的感觉呢?
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
想一想:发生地震时
33
2900
速度(千米/秒)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地壳
地幔
地核
上地幔
下地幔
外核
内核
2、圈层的划分:
900
5150
读图思考
1、说明了物质状态发生了变化;
2、在莫霍界面下纵、横波都能通过,物质状态可能是固态;
在古登堡界面以下,横波消失,物质状态可能是液态。(气态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变成液态如液化石油气)
一只熟鸡蛋可以分几层呢?
在上地幔上部大约60—250千米深度之间,物质结构与地壳相似,温度超过物质熔点,物质处于熔融状态,故这一部分也称为软流层,软流层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软流层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圈层部分。
特别提醒:岩石圈 ≠ 地壳
岩石圈=地壳+上地幔顶部
岩石圈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气体和悬浮物)
主要成分
作用
氮78%
氧21%
二氧化碳
臭氧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使地面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大气层的垂直分层
依据物理性质和运动状况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2、水圈
3、生物圈
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中
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圈层
地球所有的外部圈层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甚至相互重叠的。
地球的圈层结构
内部圈层
外部圈层
地壳
地幔
地核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小结:
岩石圈
地球的同心圈层结构
水圈
岩石圈
大气圈
生物圈
(2012广东地理卷)1、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该作用可能
A.缓解全球变暖 B.缩小臭氧层空洞
C.减轻酸雨污染 D.加快洋流流速
A
2、读“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图中所示的圈层①、②、③分别是
、生物圈、岩石圈
、岩石圈、水圈
、水圈、生物圈
、水圈、岩石圈
①
②
③
大气圈
D
3、下列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 )
A
14地球的圈层结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