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延异与解构综述.docx


文档分类:汽车/机械/制造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延异”与“解构”的多重表达中国学者引介德里达大约有 20 多年的时间,但是对德里达的引介实际上还刚刚开始,这表现在以下几点上: 首先, 德里达的一些主要著作还没有被翻译成中文, 到目前为止被译成中文的不到德里达著作的四分之一; 其次, 中文对德里达的翻译在很多术语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 这造成了对德里达理解的困难性; 再次, 在对德里达的研究性论文和著作中大部分都只是抓到德里达思想的一个或几个方面展开, 鲜有对德里达思想的来龙去脉进行整体性清理的论著,不可否认已有的研究性论著对德里达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如果仅有这一类型的著作, 那就意味着我国对德里达的研究并没有深入。当然造成如此研究现状也和德里达思想本身的特点有关。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大家都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德里达是世界上最难懂的几个哲学家之一。对西方人来说, 德里达之所以难懂是因为西方人难以摆脱对象性思维方式和本体论思维方式的影响, 难以摆脱逻各斯中心主义和语音中心主义, 这种思维惯性浸入西方人的骨髓, 而德里达恰是要对这一思维惯性发起挑战。更为困难的是, 德里达在表达他自己的思想的时候, 实际上还是以这种思维方式在表达, 但是他却想造成一种反这种思维方式的结论, 这一点西方人难以理解。而对东方人来说, 由于我们对西方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和语音中心主义的传统 1 缺乏深切的体验,因而我们往往很难明白德里达所谈论的对象究竟是什么, 如果完全以东方人的眼光去观照德里达, 我们或许会形成自己的德里达, 但是东方的德里达往往会和西方的德里达产生断裂。理解德里达是难的。但是如果不理解德里达, 要想在今天谈论哲学那就更难, 因而我们只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下面我将分七个小点对德里达的思想做一次系统地清理。我们这种努力或许会遭到德里达本人的反对, 但是我们认为即使是零碎而断裂的世界也有一定的统一性,彻底的非统一性是不可能的。一、解构及其思想来源德里达自称是一位永远流浪的“无家可归”的思想家。他说:“我是一个流浪的哲学家, 流浪是我的天命”。这种自嘲性的、富有游戏幽默感的自我分析,如同我们所看到的福柯那样, 是为了一方面以身作则的在一生创作活动中无止境地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 因为他们知道西方传统对逻各斯和语音的强调, 在根源处就是对家的寻求, 因而为了挣脱传统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和语音中心主义就必须让自己无家可归、四处流浪; 另一方面又避免使自己陷入传统式的“自我界定”的框架。对于德里达和福柯来说,要实现自由创作就不可能有限定性, 更不应该去追求一个本体,在他们看来本体必然意味着权力,意味着对感性生命的压抑,他们追求的是活泼的感性生命, 追求的是不断在感性的活动中进行新的设定, 这样, 他们必须不断地去打破既有的规定性。因此, 到处流浪和永远流动就是为了寻求不受任何限制的思想自由和生命自由。到处流浪不只是在空间上无定处的流动, 而且, 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的无止境的流动和反思。思想没有一个固定的框框和形式, 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研究对象和特定方法。但是, 德里达不同于福柯的地方, 就在于他往往借助于阅读文本而在各文本的穿梭中进行自由创造。德里达不仅对自古希腊以来的所有传统文本进行创造性的再解释, 而且也不停地对同时代的其他思想家的作品进行解构而实现自我超越。因而, 被他解构的对象既有哲学史上的经典作家,又有当代的一些文学家和思想家。德里达在阅读文本的时候不仅解构的对象多变,而且解构的策略也多变。按照法国德里达研究专家高宣扬先生的分析, 德里达的解构策略大致可以分为五种: 第一种策略是针对传统古典文本,主要是揭露其语音中心主义和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二元对立思维和创作模式; 第二种是针对现代性作品,一方面从中发现试图超越语音中心主义和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痕迹, 另一方面对这些作品的局限性以及它们同传统原则的关系进行嘲讽和超越, 并在超越中发挥解构的效果; 第三种策略是针对书写文本的封闭结构, 进行开放的文字创造游戏, 一方面彻底打破语言文本的形式结构和意义结构, 另一方面创作出提供自由创作所必须的新文字词句, 并在新创作的文字词句中扩大其自由创作的维度; 第四种策略是针对旧文本或作品的符号结构, 解析传统符号结构受传统形而上学束缚的本质特征和形式表现, 寻找破坏和超越传统符号结构而达到实现符号无限差异化的途径; 第五种策略是针对由类似符号的各种形象结构所表达和构成的作品, 例如用绘画的图形, 用电影表演和蒙太奇表现形式, 以舞台表演和对话的戏剧形式, 以各种图形拼凑或交替使用的形式, 以及靠物质产品对比建构的建筑物等等, 进行类似对于书写文本的解读式的创造活动, 试图一方面揭露原有作品中各种“类符号”结合结构的局限性, 另一方面找出书写文字以外的各种多元化“类符号”重组所可能提供的自由创

延异与解构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0012230
  • 文件大小49 KB
  • 时间2017-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