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20课 《创造宣言》教学设计 1课时.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第20课 《创造宣言》教学设计 1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运用详细事例及理论论据驳斥错误观点,从而得出正确观点的驳论方法。
2.理解并学会运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3.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
4上,考虑以下问题:
(1)本文属于驳论文,作者主要针对哪几种错误观点进展反驳?
总结:在文章中,作者围绕五种“不能创造”的借口,进展了针锋相对的批驳。这五种错误观点是:
①环境太平凡;
②生活太单调;
③年纪太小;
④太无能;
⑤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
5
(2)作者是怎样对错误观点进展批驳的?
总结:,此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这两种论证方法。
(学生答复后,老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详细事例。)
(3)学生根据查阅的资料,介绍事例所涉及的人物.
(不要求面面俱到,每个学生只要能讲出熟悉的一两个人物或事例就行。学生作答后,老师展示主要人物或事例的简介。目的是让学生从这些人物身上感受自信,感悟创造。)
(4)文章中有作者的正面观点吗?假设有,是什么?
总结:作者在批驳了五种错误观点后,直接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鼓励人们进展创造.
(此题主要是为了让同学更好地明确,在驳论文中,除了对方的错误观点之外,必然有作者的正面主张.)
(5)文章题为《创造宣言》,那么作者的宣言是什么?
总结:作者在文章结尾,充满激情地道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创始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四、小结
在文章中,作者运用典型事例和名言警句对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展开了有力的批驳,提出了“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最后发出了只要有一丝热情,一滴血汗,都应该创造,都可以创造的创造宣言。
6
五、品读课文,体会特色
1.考虑:文章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结合课文加以分析。
总结:。议论那么是对事例进展分析或表达观点时采用的表达方式,如批驳了第二个错误观点后的简单总结,又如批驳了第五个错误观点后的分析.
(在学生分析时,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抓住其中的一两点加以展开即可。老师那么在学生分析后,对答案进展整合。)
2.品味文章语言,分析文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作用。
(这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老师主要是引导学生的思路,在学生的讲述的根底上进展适当的补充和总结。)
排比
(1)“有人说……不能创造”五个段落。
总结:突出强调缺乏自信的危害性。
(2)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国际歌》。
总结:强调在单调的恶劣环境中一样可以创造出惊世之作。
(3)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获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
6
总结:强调有志者排除万难也可获得宏大成就。
(4)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创造出来的。
总结:强调开拓生路首先靠的是勇气。
(5)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总结:强调创造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根本才能.
(6)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
总结:强调没有创造力就如同没有了生命力。
(7)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创始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森林.
总结:强调任何一点的创造力,都会促进成就的获得。
比喻
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和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
总结:在这句话中,作者把勇气比作斧,把智慧比作剑,把信念和意志比作金刚,说明了当陷入绝境,走投无路时,只有勇气、智慧、信念和意志,才能使人绝处逢生,闯出一条生路.
老师总结:
本文叙议结合,运用大量的排比,层层深化地剖析了缺乏自信的危害,鼓励我们树立自信,勇于创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煽动性。
7
六、感悟自信
老师导入:当代张海迪的介绍。她身残志坚,没有向命运屈从,,比照自己的生活和环境,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为了让学生勇于发言,也为了让个别无准备的学生有话可说,故先引入了张海迪的事例。设计此环节的意图是:一方面替学生树立典范,另一方面,通过比照感受,让学生树立自信。在学生发言的根底上,老师再作简单的总结。)
七、总结

第20课 《创造宣言》教学设计 1课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