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的读书方法
古代名人的读书方法: 1、诸葛亮的读书方法:观大概
诸葛亮,在世人心目中,那是一位智者的化身。不过,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一个文学形象,而且主要是依靠用耳朵听别人读书,故称之为耳读法。
耳读法虽然产生于古代,但现今仍有管用价值。已故闻名学者邓拓就很推崇杨大眼的耳读法。他说,耳读法很适用于年老而不能看书的人,也很适用于现代的很多大政治家。这些大政治家,往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阅读和处理一大批书报和文件等等。他们既没有三头六臂,于是对一般的资料和文件,就只好由假设干秘书人员分别协助阅读和处理,而把最重要的字句念一两遍,如此看来,杨大眼的耳读法倒并不是落后的方法。
其实,耳读法不仅仅适用于老年人和政治家,它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用。比方,听收音机里的新闻联播、小说播讲、学问讲座等等,就等于是用耳朵读书。走路时可以听,坐在公共汽车里也可以听,甚至是在干某些体力活时,也可边干边听。既省时又便利,真可谓一箭双雕。录音机是比收音机更现代化的学习工具,我们可以把有关的学习内容〔如外语等等〕,录进磁带〔或能随身听的MP3和手机〕里,随时听、反复听。
现代人读书,用耳的时间越来越多了,耳读法还真称得上是一种现代化的读书方法哩!
4、韩愈的读书方法:提要钩玄
唐代大学问家韩愈在谈到读书问题时,曾说过一句名言: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后人将他的话概括为提要钩玄读书法。
遵照韩愈的这个方法,读书首先要将书分门别类,然后按其性质类型的不同而采纳不同的读书法。对于那些记事性质的历史书籍,阅读时必需提出纲要,也就是提纲挚领地将书中的主要内容抽出来;对于那些理论方面的书籍,阅读时那么要留意探取其深邃的观点,也就是抓住它的精华局部。
读书假设能做到提要钩玄,效果必定会好。因为提其要,能使自己对书中事务的发生开展过程一目了然,对事务发生开展的缘由清清晰楚,从而可以进一步了解事务之间的相互联系,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钩其玄,便于把握重点,吃透精神实质,对某些重要观点进展深化的探究,从而开拓视野,活泼思维,增长学问,提高水平,将书中的养分,化为自己的血肉。
有的同学往往有这样的感觉:读过一本书后觉得模模糊糊一大片,说不清道不白的,收效当然也就微乎其微了。这就是读书时没有提要钩玄的原因。如能一边读书,一边留意提出其要、钩出其玄,那么你就根本驾驭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5、苏东坡的读书方法:八面受敌
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的八面受敌法,是很闻名的一种读书方法。
八面受敌法是怎样提出来的,又作何理解呢事情是这样的:有个名叫王庠的人在应制举时,向苏东坡请教读书方法。苏东坡就给他写了封回信,信中有这么一段话:
书之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尽取,但得其所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之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且只以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实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似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行相提并论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内容丰富的书籍就像大海一样,百宝俱全,无奇不有。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行能将全部的东西都得到,只能得到自己所需求的局部。所以,但凡有志于读书的人,每次读书,只须集中留意一个问题。比方,你想探究历代兴亡治乱和明君贤臣的地位、作用,那你就可以只集中留意这个问题,不要再想别的什么问题了。又如,另一次阅读,你想考虑史实古迹和经典文物,仍用同样的方法办理。其他方面以此类推。用这种八面受敌法读书,看起来好像迂钝了一些,但到了学成之日,是那些涉猎者们所无法攀比的。
第 7 页 共
名人的读书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