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
(授课人:许假设楠)
教学目的:
1。会写“断、楚"等5个字.
,背诵并默写《望天门山》。
3。能结合注释,。
教学重、难点:
—-《望天门山》
(授课人:许假设楠)
教学目的:
1。会写“断、楚"等5个字.
,背诵并默写《望天门山》。
3。能结合注释,。
教学重、难点:
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巧妙引诗文
1. 在我们安徽省有一处雄奇秀丽的风光,同学们想去看看吗?
今天,老师带你们沿着当年李白的足迹去游天门山,怎么样?那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齐读课题.
2。 组织学生交流“读了诗题,你知道了什么?”重点理解“望”的意思。
二、初读知大意
1. 读准读通
(1)自由读。
(2)个人展示读.
(3)男女生分别读。
(4)齐读.
2。 读好诗句的停顿。
(1)找出节奏,划出停顿.
(2)让学生尝试有节奏地朗读。
3。 把握诗歌大意。
(1)让学生默读古诗,圈画诗中描写的景物。
(2)反响交流。
三、品读悟诗情
1。 师:假设说这首诗就是一幅画,想要把这首诗画好,该做些什么准备?(读诗、读懂诗的意思)
2. 出示第一、二句诗句,让学生边读边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理解诗句意思。
①师板画天门山。
②重点理解“断”“开",体会长江水势浩荡.
③指导书写“断”、“楚”.
③师板画江水.
师:如今,你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什么画面?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④重点理解“回”,想象江水汹涌盘旋的景象。
⑤指导书写“至”。
⑥指导朗读,指名读,评读,评出优胜者。
3。 出示第三、四句诗句,让学生边读边想象诗句描绘画面,理解诗句意思。
①考虑:
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