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煤气化龙泉二期施工组织设计
太原煤气化龙泉二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8
~68~
中煤第一建设公司第四工程处龙泉工程部工程科 QQ:49100591 邮箱:******@
太原煤气***@
500mm;井底连接处约25m,锚网喷+锚索+双层钢筋砼支护;水窝、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已经施工完毕。,,锚网喷120mm+锚索支护;等候室、医疗室、,,锚网喷120mm+锚索支护;辅运石门1-1断面480m,,锚网喷120mm+锚索支护;辅运石门3-3断面13m,,锚网喷120mm+锚索支护;辅运石门2-,,锚网喷120mm+锚索支护。其中除辅运石门2-2、3-3断面为矩形断面外,其余均为直墙半圆拱形断面。
主要支护形式设计为锚网喷+锚索支护,锚杆为Φ20mm×2200mm的树脂锚杆,间排距800mm×800mm,三花排列方式布置,,L=7000mm,间排距:2000mm×2000mm,喷厚120mm。
副井井底车场巷道及辅助运输石门明细表 表2-1
类
别
工程段编号
掘进断面
(m2)
长度
(m)
混凝土消耗量
(m3)
备注
巷
道
①-⑧
等候室、医疗室、调度室
辅
助
运
输
石
⑴-⑵
480
太原煤气化龙泉二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8
~4~
中煤第一建设公司第四工程处龙泉工程部工程科 QQ:49100591 邮箱:******@
门
⑵-⑶ ⑷-⑸
3
⑶- ⑷
10
⑸-⑹
龙泉副立井井底车场和辅助运输石门位于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主要岩性为粗粒砂岩:浅灰色,中厚层状,具波状层理,粗粒砂状结构,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次为岩屑及其他暗色矿物,分选性差,次棱角状,夹泥质,炭质条纹,层面含大量云母片及炭屑,粒度向下变粗,泥、钙质胶结;砂质泥岩:深灰色,薄层状—中厚层状,具水平层理,砂泥质结构,平坦状断口,夹粉砂岩条纹,局部见植物化石碎屑,钙质胶结;细砂岩:浅灰色,中厚层状,细粒砂状结构,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次为其他暗色矿物,分选性较好,次圆状—圆状,层面含白云母片及炭化化石,夹泥质条纹,中部夹薄层泥岩,钙质胶结;煤:黑色沥青光泽,似金属光泽,条痕褐黑色,块状构造,鳞片构造,以半亮煤为主,次为亮煤及暗煤,为半亮型。
本井田地层总体走向为北西,倾向北东,倾角10°左右。发育有一条向斜和一条背斜及2条断层,未见岩浆及陷落柱。
〔1〕褶曲
:位于井田的西北部,上龙泉村西,轴向北东,贯穿整个井田,两翼倾角根本一致,倾角5°左右,。
:位于井田的东南部,上静游村西南,两翼倾角根本一致,倾角10°左右,.。
〔2〕断层
a. F11断层:263号孔内所见,位于上静游村西南,断层性质为正断层,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70°、落差11m。钻孔中9到10号煤间距变小。
:55号孔内所见,位于井田西北角新舍科村附近,断层性质为正断层,走向北东,倾角70°、落差7m。钻孔中8号煤被断掉。
井田内未见岩浆及陷落柱。
太原煤气化龙泉二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8
~6~
中煤第一建设公司第四工程处龙泉工程部工程科 QQ:49100591 邮箱:******@
太原组含石灰岩溶蚀裂隙含水层
主要为L1、L2两层石灰岩位于井底车场下方约56m、47m,两层相距10m左右,L2石灰岩较纯,裂隙发育不均,厚3m-6m,层位及厚度变化不大,L1多为泥灰岩,,最厚达3m。副立井检查孔太原组含水层抽水试验,·m,含水层为弱富水性,,。水质类型为HCO3-K+Na型,矿化度为476mg/l,。
另据LB3、LB4号孔太原组及以上基岩混合抽水试验, L/s·m -
最新太原煤气化龙泉二期施工组织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