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
可爱卡通创意手绘通用PPT幻灯片演讲
分析课文:
课文可分为四部分:
一、简介 的身份和地位;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蔺相如者,缪贤舍人
廉颇与蔺
宾语前置句,应为:以何知之。省略句,省主语。
宾语前置句。 您凭什么知道燕王(会收留您)
1 .负
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2、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 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3、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阅读第4-5段,翻译以下句子,注意加线的部分
1、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2、璧有瑕,请指示王
3、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4、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5、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6、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7、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1、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2、舍相如广成传
3、 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从径道亡
因
相如因持璧却立
不如因而厚遇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罪
于是,就,副词
趁机,介词
通过,介词
阅读6-7节,翻译以下句子,注意加线部分。
引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
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③相如引车避匿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不如因厚遇之
礼毕而归之
(引见,延请)
( 拉 )
(牵,拉,引申为掉转)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
渑 池 之 会
14-16段
秦王邀赵王
廉颇送至境
赵王鼓瑟
渑池相会
相如逼秦王击缶
左右欲刃相如
官拜上卿
杀二万人
请 奏 瑟
请 击 缶
缶
相如请以颈血溅大王
1、渑池会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举行的?
其后,秦伐赵,“杀二万人”。补充说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在战后有举行双方国君会晤的惯例。这样的背景说明赵是以战败国身份与会。
2、廉颇对待国家大事的态度?
考虑到渑池会的最坏结果:秦方扣留赵王。以”请立太子为王”击破秦的阴谋。说明廉颇谨慎持重,对敌斗争坚决,有长远眼光。
3、秦王是怎样侮辱赵王的?
面对秦王的侮辱,蔺相如是怎么做的?
秦王:
“秦王饮酒酣”中的一个“酣”字写出秦王的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的神态;
“令赵王鼓瑟”中的“令”写出秦王自命高赵王一等,且要写进史册。
蔺相如:
先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其次“前进缶,因跪请秦王”,“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再次“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4、秦王一计未成,又提出“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的无理要求,蔺相如如何对策?
蔺相如针锋相对,以攻为守,提出同样要求:“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咸阳是秦的都城,其价值在赵十五城之上。
5、“渑池之会”的结果如何?
一是“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二是“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小结渑池之会
1.
会前计议
相如随主赴会,廉送至境与诀
2.
会上斗争
迫使秦王击缶,反请咸阳为寿
3.
斗争结果
会上终不胜赵,会后秦不敢动
阅读第三部分,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线部分
1、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2、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3、秦御史前书曰:
4、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5、左右欲刃相如
介词结构后置句。打算与赵王和好,在西河外渑池相会。
负
荆
请
罪
17-21段
廉颇妒相如
相如引车避匿
相如劝阻舍人
负荆请罪
将相和好
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相如引车避匿
负荆请罪
1、廉颇蔺相如之间的矛盾起因是什么?廉颇的心理状态有何变化?是由哪些语言体现出来的?
客观原因:廉蔺地位的变化
主观原因:廉颇居功自傲、妒忌相如
2、相如如何说服舍人?
先采用比较法来说明道理: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自然得出廉颇不如秦王的结论;
然后从国家利益的高度说明将相和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阅读第四部分,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线部分
1、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2、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3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判断句
2、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