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煤矿水害事故
(二)煤矿水害防治工作取得新成效
(三)2011年全国煤矿水害事故基本特点和原因分析
2011年水害基本情况
2011年,全国煤矿发生水害事故44起、死亡192人,同施及时撤人;一些企业重生产轻安全,在有透水征兆时仍盲目施工,引发透水事故;一些企业没有制定水害应急预案,没有备用的抢险救灾材料、设备,救援效率低下,救援效果差;还有一些企业在事故发生后,隐瞒事故真实情况,瞒报或迟报,主要负责人逃逸,不积极抢救,性质十分恶劣。
二、典型水害事故剖析
案例1:贵州省贵阳市富宏煤矿
“”重大透水事故
2011年5月29日9时10分,贵阳市金阳新区富宏煤矿发生1起重大透水事故,透水量约33000m3,造成12人死亡、1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1002万元。
富宏煤矿属地方技改矿井,设计能力15万吨/年。煤矿技改后进行3次联合试运转,均未获得通过。煤矿利用原茶山井在四采区形成的南下山布置巷道违法组织生产。
案例1:贵州省贵阳市富宏煤矿
5月28日夜班,工作面淋水增大,作业人员衣服被淋湿,带班矿长带领工人于29日6时许提前下班。29日7时30分,专职负责四采区带班的副矿长又安排58人入井作业。9时10分,K7上山掘进工作面迎头突水,造成13人被困。经过20天的抢险救援,共排水约33000m3、清理巷道323m,搜寻出12名遇难人员,但仍有1人失踪。
案例1:贵州省贵阳市富宏煤矿
煤矿违法组织生产,在出现透水预兆后仍违章指挥、冒险蛮干,揭穿老空区积水,导致事故发生。
①在非技改区域四采区违法组织生产。
②煤矿未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没有探放水设计,虽有2台探水钻机,但不实施探放水作业。
案例1:贵州省贵阳市富宏煤矿
③为了追求产量,K7上山掘进工作面在已出现淋水异常的情况下仍冒险蛮干。
④其他问题,如驻矿员失职、火供品供应等问题。
对9人追究刑事责任(其中公务人员3人)、11人党政纪处分;依法关闭富宏煤矿并处罚款555万元。
案例1:贵州省贵阳市富宏煤矿
案例2 :中煤集团金海洋公司元宝湾煤业公司
2011年9月16日14时37分,中煤集团山西朔州山阴金海洋元宝湾煤业有限公司6103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发生1起重大透水事故,造成1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960万元。
“”重大透水事故
中煤集团持有60%的股份,%%的股份。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年。主水平设在9#煤层,另在6#煤层设一个辅助水平,首采煤层为6#煤层。
案例2 :中煤集团金海洋公司元宝湾煤业公司
6103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采用综掘机沿6#煤层底板掘进,已掘进进尺805m。工作面往外右邦2m处为10号探水钻场。
2011年9月16日7时,元宝湾煤业有限公司综掘四队队长韦安元召集当班工人召开班前会,安排当班任务是在6103回风顺槽距迎头2m右帮处施工10号钻场(探水钻窝)等,7时20分班前会结束,当班21名工人陆续入井。
案例2 :中煤集团金海洋公司元宝湾煤业公司
8时左右,工人到达6103回风顺槽掘进面开始作业,14时30分许,正在工作面进行支护作业的韩先进发现10号钻场底部有约10cm粗、30cm高的浑浊水柱突然涌出,班长贾兆贵立即电话报告了矿调度室,矿调度即通知井下所有作业人员紧急撤离。
全矿当班下井84人,有73人安全升井。6103回风顺槽掘进面当班作业人员共21人,其中10人安全撤出,11人被困。至9月24日12时,最后1名遇难矿工找到,抢险救援工作全部结束。
4. 事故直接原因
在未详细查明井田采(古)空区情况下,没有针对9 #煤层的探放水措施,6103回风顺槽掘进致9 #煤层老空高压水突破顺槽与钻场交汇处底板,冲淹巷道,造成人员伤亡。
①水文地质条件未查明。中介机构作出“下部的9#、11#煤完整、未开采”的错误结论,生产建设单位过于依赖地质报告的资料,对矿井防治水工作产生误导。
②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探放水单位之间职责划分不清,相互推诿扯皮,防治水责任制不落实。
案例2 :中煤集团金海洋公司元宝湾煤业公司
③作业区域出现顶板淋水加大等异常现象后,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施工单位、探放水单位与监管部门当天都在井下,都未做出及时撤人的决定。
④监管不到位
对7人刑事处分(其中矿上
2011年全国煤矿水害事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