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版心肺复苏术太和医院急诊科肖敏 2015 版心肺复苏术第一部分 2015 指南更新要点概念? AHA 呼吁,迅速采取行动,团队合作实施 CPR ?指南还强调了公众的作用?非专业施救者,指南强调识别心脏骤停征象、及时打急救电话并立即开始徒手 CPR (心脏按压频率为 100-120 次/分) ?急救医护人员,指南强调了高质量 CPR 的重要性?足够的速率和深度( 5-6cm )按压胸部,允许每次按压后胸廓充分回弹,按压间隙双手应离开患者胸壁,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避免过度通气关键问题和重大变更的总结?急救系统和持续质量改进?指南更新提供了一个审视救治体系的新视角?区分了院内心脏骤停( IHCA )和院外心脏骤停( OHCA ) ?要点包括:( 1)救治体系通用分类;( 2)将 AHA 成人生存链分为两链:院内救治体系和院外救治体系;( 3)检视有关心脏骤停救治体系的最佳证据的评估,集中在心脏骤停、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卒中问题上急救系统和持续质量改进生存链分为两链?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和心肺复苏质量(非专业施救者心肺复苏) ?(1)院外成人生存链的关键环节和 2010 年相同,继续强调简化后的通用成人基础生命支持( BLS )流程?(2)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流程有所改变,反映了施救者可以在不离开患者身边的情况下启动紧急反应(即通过手机)的现实情况?(3)建议在有心脏骤停风险人群的社区执行公共场所除颤( PAD )方案?(4)鼓励迅速识别无反应情况,启动紧急反应系统,及鼓励非专业施救者在发现患者没有反应且没有呼吸或呼吸不正常(如喘息)时开始心肺复苏的建议得到强化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和心肺复苏质量(非专业施救者心肺复苏?5)进一步强调了调度人员需快速识别可能的心脏辍停,并立即向呼叫者提供心肺复苏指导( 即调度员指导下的心肺复苏) ?6)确定了单一施救者的施救顺序的建议:单一施救者应先开始胸外按压再进行人工呼吸( C-A-B 而非 A-B-C) ,以减少首次按压的时间延迟。单一施救者开始心肺复苏时应进行 30 次胸外按压后做 2次人工呼吸( 30:2 ) ?7)继续强调了高质量心肺复苏的特点:以足够的速率和幅度进行按压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廊完全回弹,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并避免过度通气?8)建议的胸外按压这率是 100-120 次/分钟( 此前为“至少” 100 次/分钟?9)建议的成人胸外按压幅度是至少 2英寸( 5厘米),但不超过 英寸(6厘米)。 2010 版指南为至少 22 英寸( 5厘米) ? 10 )如果有疑似危及生命的、与阿片类药物相关的紧急情况,可以考虑由旁观者给予纳洛酮?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和心肺复苏质量(医护人员 BLS ) ?1)这些建议使得应急反应系统的启动更加灵活,更加符合医护人员的临床环境?2)鼓励经过培训的施救者同时进行几个步骤(即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以缩短开始首次胸部按压的时间?3)由多名训练有素的施救者组成的综合小组可以采用一套精心设计的办法,同时完成多个步骤和评估,而不用如单一施救者那样依次完成(例如由 1名施救者启动急救反应系统,第 2名施救者开始胸外按压,第 3名进行通气或者取得球续面罩进行人工呼吸,第 4名取回并设置好除颤器) ?4)运用绩效指标,进一步强调了高质量心肺复苏(包括以足够的速率和深度进行按压,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并避免过度通气)。见表 1 ?5)按压频率改为每分钟 100-120 次
2015版心肺复苏术版美国心肺复苏指南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