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析贵州苗寨吊脚楼的建筑特色.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析贵州苗寨吊脚楼的建筑特色
 
 
【摘要】千百年来睿智的苗族先民适应自然环境和气候,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就地取材,创造了依山而建、结构精美、造型奇特、风情古朴的干栏式吊脚楼。这既是苗族悠久历史和独特工艺的历史见证,也是苗族殊艺术手法和其木构建筑的结构美。此外,苗族匠人技术水平精湛,在整个建房过程中,形式及结构选取、构建的位置、大小等都依经验而定,从不需图纸的指导也能造出震撼人心的建筑作品。
如台江、雷山等地分布的苗寨吊脚楼,其营造技艺是贵州黔东南州民族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之一,其吊脚楼的建造体现了苗族工匠自成一体的建筑工艺水平和苗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图2)
图2吊脚楼的搭建

“半边吊脚楼”
贵州位于阴雨多变的高寒山区,苗岭多悬崖斜坡,建房不能采用纯干栏式,因此苗居首层部分架空,部分搁置于坡崖,以木构架支撑起上部建筑,形成特殊的“半边吊脚楼”形式,既能防潮止湿,又尊重自然,达到与自然的高度协调统一。
“四排三开间”和“五柱六挂”
“四排三开间”是指在同一大空间中布置卧室、堂屋和厨房以便于进行祭祀、集会等活动,且这三个开间之间无任何分隔。而“五柱六挂”式结构则在建筑主体部分用五根穿枋支撑结构,底层部分架空,部分用来作杂物间,在二层外挑出走廊,即结构中的
“第六挂”,使稳重大气的吊脚楼更具灵活性。


苗居上部的建构工艺比较复杂却经过精细考究。例如在建筑密度较大的苗寨建筑群中常用错层,退层等手法,封火墙的构造形式便也随屋面层层跌落(图3),并在墙顶挑出三线排檐砖,覆盖小青瓦,安装独特的装饰“座头”,形成精致的封火墙形态以及屋顶的优美曲线,表达出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李先逵认为这是一种充满“情感的建筑”[4]。
图3吊脚楼中的封火墙

在苗族吊脚楼的中部,二楼宽敞明亮的出挑走廊上,安装有木刻雕花栩栩如生的精致栏杆,形成苗话为“豆安息”的美人靠。美人靠栏杆安装讲究,由若干向外隆出的弯月形小木条等距排列组成,木条上方固定在一根长方形横木上,下方固定在一根宽坐凳上,形成一个木制阳台,营造出一种清淡脱俗,古朴典雅的气息。而功能上,美人靠扩大了二楼的使用空间,既满足日常生活休息的需求,也能给苗家女子丢手绢以传赠爱意之用,是苗家人盘桓最多之处。

在苗居内部,吊脚楼堂屋中祭祖牛角堆放,门窗花格的制作,楼下碓杆的安装,走廊扶手的排列等,不但民族气息浓烈,且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生活必需品,可见真正完美的民族形式,是从内部装饰到外部造型,无一不是民族化的。

“不同民居由于受不同自然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条件和宗教文化信仰的影响,会形成各自不同的性格和美的意识......这种基本性格又成为决定其审美情趣的根本需要[5]。”

苗族民居对大自然的崇拜,以枫树为图腾,因其在恶劣的生长环境下仍能茁壮生长,使得对枫树的尊敬成为整个民族的宗教观念思想。因此苗族匠人会严格选择枫树来当建材,不干净或是有禁忌、坟墓、道观寺庙等地的枫树,是绝不能使用的。
另外,苗族的枫树图腾崇拜与蚩尤桎梏化枫的神话有着紧密联系,由鲜血淋漓的蚩尤桎梏联想到鲜红枫叶,此颜色像极了鲜血的色泽[6]。广泛流传的蚩尤神话,使苗民将枫树图腾当神一样

浅析贵州苗寨吊脚楼的建筑特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科技星球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22-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