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原理与静态路由
技术培训中心
2009-06
修订记录
*
修订日期
修订版本
修订描述
作者
xxxx-xx-xx
初稿完成。
xxx
2009-06
胡韬
离,再比较度量值,越小越好。
不同路由协议略有差异
管理距离
衡量路由源的可信度
针对同一个网络路由条目,从管理距离值最小的协议获取的路由最先被优选。
RIP
OSPF
路由表
R
O
O
管理距离
管理距离( Administrative Distance )
取值范围 0-255
只在本地有效
厂商私有
可以根据需要人为修改管理距离
Connected interface 0
Static route out an interface 1
Static route to a next hop 1
External BGP 20
OSPF 110
IS-IS 115
RIP v1, v2 120
Internal BGP 200
Unknown 255
路由源
缺省管理距离
度量值
度量值(metric)
路由协议衡量路径优劣的参数,越小越好。
不同路由协议关于度量值的参数不同,不具有可比性。
线路延迟、带宽、负载、丢包率、最大传输单元、跳数
只在一个协议内生效,通过路由协议包传递
可以根据需要人为修改
负载均衡
关于同一个目标网络有多条路由出现在路由表,在转发去往该目的地的报文时,会依次通过这些路径发送。
同一个路由源
管理距离和度量值相等
基于源或者基于源、目标IP对
路由表的维护
维持路由的条件是下一跳或者本地出口可用。
直连路由和静态路由通过监视接口维持路由。
动态路由通过维持邻居关系维持路由条目,邻居失效,相关路由失效。
数据查找及转发
控制平面建立和维护路由表
数据平面查找路由表,转发数据
路由表的查找
基于目标IP,按照最长匹配原则查找路由表。
匹配,转发;不匹配,丢弃。
路由器的行为是逐跳的,到目标网络的沿路径每个路由器都必须有关于目标的路由。
数据是双向的。
课程内容
第一章 路由原理
第二章 静态路由
*
静态路由概述
静态路由
由管理员根据网络拓扑手工配置
简单,无开销
拓扑发生变化,不能自动感知拓扑变化,需要管理员人工干预。
应用场景
小型网络
拓扑结构简单,网络稳定的环境
静态路由配置案例
R1
R2
R3
PC1
PC2
PC3
链路1
链路2
配置静态路由步骤
静态路由的一般配置步骤
画拓扑图,分析网络情况
在源和目标之间画代表数据流的线
确保在源和目标之间的三层设备上都有关于目标的正确的路由条目
静态路由配置命令
静态路由配置命令
RSR(config)#ip route [网络号] [子网掩码] [下一跳路由器的IP地址/本地接口]
例:ip route
例:ip route serial 1
静态路由描述转发路径的方式有两种
指向下一跳路由器直连接口的IP地址()
指向本地接口(即从本地某接口发出)
查看路由表
RSR#Show ip route
路由汇总
路由汇总
通过改变子网掩码,用一条路由代替一些路由
被汇总的路由是连续的,有共同的网络号,有共同的出口
精确汇总
减少路由条目
缺省路由
默认路由概述
,属于最不精确的匹配
默认路由可以看作是路由汇总的一种特殊情况
当所有已知路由信息都查不到数据包如何转发时,按缺省路由的信息进行转发
配置默认路由
router(config)#ip route [转发路由器的IP地址/本地接口]
浮动静态路由
浮动静态路由
主备备份,提高可靠性
通过修改缺省的管理距离
Ip route 目标网络 子网掩码 下一跳/本地出口 AD
路由循环
路由循环:
某个报文从一台路由器发出,经过几次转发之后又回到
路由原理及静态路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