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健康的指标和健康的生活习惯演示文稿.ppt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4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健康的指标和健康的生活习惯演示文稿
第一页,共四十四页。
(优选)健康的指标和健康的生活习惯
第二页,共四十四页。
每个人都需要健康的身体!
健康是需要维护的!
健康的维护需要一定的医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关注健康问题的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
第十四页,共四十四页。
高血压病的主要直接并发症是脑血管病,尤其是脑出血。高血压病患者发生脑血管病约占整个人群脑血管病发生人数的70%,其中确诊高血压患脑血管病的相对危险性是正常血压者的32倍。
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肾小动脉硬化。肾功能减退时,尿浓缩功能低下 出现氮质血症及尿毒症。
高血压因左心室负荷增加,而致左室肥厚,易患心律失常、冠心病,是猝死的高危因素。
第十五页,共四十四页。
一、适量运动,最好是做有氧运动 ,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二、避免烟酒,吸烟和大量饮酒同样对身体危害较大,加重高血压。
三、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
四、合理饮食,
1、防止饮食过腻过饱,平时注意多喝水。少吃脂肪多的食物。
2、饮食要清淡少,每日食盐控制在6克以下。
思考:食物过咸与高血压有什么关系?
第十六页,共四十四页。
3、体温
成年人的正常体温为36—37℃,凌晨2:00—6:00体温略低,午后13:00—18:00略高,但波动范围不超过1℃。进餐后、劳动或剧烈运动后,体温也可有轻度升高;妇女在排卵期和妊娠期体温稍高于正常。小儿因代谢率高,体温较成年人偏高;老年人由于代谢率低,其体温比青壮年稍低。
低度热:—38℃
中度热:—39℃
高热:—40℃
超高热:高于40℃
第十七页,共四十四页。
发热的原因:
1、感染性发热
这种发热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立克次氏体等引起的。常见于流感、伤寒、疟疾、化脓性扁桃体炎、肺炎等。
2、非感染性发热
常见于恶性肿瘤(长期低热)、甲亢、中暑等。
第十八页,共四十四页。
发烧是一种保护机制。发烧时体温升高,有些病源微生物活性和繁殖就会变得不那么活跃。而人体的免疫系统反应性则显著增强,包括白细胞计数增加,吞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的杀菌活性增强等。所以发烧是人体进化获得的一种对抗病原微生物感染入侵的有益的保护性机制。
但发热过高或过久会使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的功能以及代谢发生严重障碍。所以过高过久的发热是对人体不利的。因此遇到高热病人应及时采用降温措施。
第十九页,共四十四页。
测量:
①将温度计度数甩到35℃以下;
②将体温计置于腋下,使水银端与腋下皮肤紧密接触;
③5分钟后取出读数。
④注意不要使水银温度计破损,以免水银溢出。
第二十页,共四十四页。
4、呼吸频率
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为16—20次/分,儿童约30次左右。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慢。呼吸频率超过24次/分称为呼吸过速,见于发热、疼痛、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心力衰竭。呼吸频率低于12次/分称为呼吸过缓,见于颅内高压、麻醉药过量等。
测量:保持自然的呼吸频率和深浅,不刻意调整
多测几次,求平均值
第二十一页,共四十四页。
第二十二页,共四十四页。
5、脉搏和心率
血液经由心脏的左心室收缩而挤压流入主动脉,随即传递到全身动脉。当大量血液进入动脉将使动脉压力变大而使管径扩张,在体表较浅处动脉即可感受到此扩张,即所谓的脉搏。正常情况下,脉搏和心脏跳动的频率是一致的。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四页。
第二十四页,共四十四页。
成人正常脉搏为60—100次/分,最为常见的是70—80次/分,平均约为72次/分。脉搏的快慢受年龄、性别、运动和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女性稍快;儿童平均为90次/分,婴儿可达130次/分;老年人约为55—60次/分。
脉搏增快(≧100次/分):剧烈运动、贫血、发热、心率失常、心律衰竭、甲亢等
脉搏减慢(≦60次/分):颅内压增高、阻塞性黄疸、甲状腺功能减退
第二十五页,共四十四页。
测量桡动脉脉搏:
①测脉搏前应安静休息5—10分钟。
②将食指和中指并排按在需测量手的大拇指根部的掌面的桡侧(那儿有骨头结节隆起,就挨着隆起的手掌面),略微下压,压力大小以能感受到脉搏跳动为佳,测量时间为1分钟。
③测量时不仅要记录脉搏次数,还应注意脉搏是否规律均匀。
第二十六页,共四十四页。
6、其他非定量指标
①食欲
②睡眠质量
③大小便状况
④视力和听力
⑤面色
⑥精神状态
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不要等到病情严重才重视!
第二十七页,共四十四页。
二、健康的生活习惯
1、不吸烟
危害:吸烟损害体内几乎所有器官
①致癌作用:烟草烟雾中含有至少69种已知的致癌物,这些致癌物被吸入人体后会引发基因突变,进而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与非吸烟者相比,吸烟者死

健康的指标和健康的生活习惯演示文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