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材料分析题类型归纳及答题技巧
历史材料分析题类型归纳及答题技巧
历史材料分析题是历史中考中的一种主要题型,也是最富有历史学科特色的综合性、主观性试题。它具有综合性强、灵活性大、逻辑性严密等特点,成为中学历史考试中最有生命力的之间的问题。
③勿忘历史,以史为鉴,热爱和平,开创中**友好关系的新局面;中国与**本都是亚洲强国,要积极发展经济,增强综合而共同努力等。
二、图表图示类材料题
这一类的材料题的材料包括图片、图表、图示、地图、漫画等内容,形式新颖,信息容量大,综合性强且跳跃性大,因此这也要求学生读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清楚准确地理解材料中反映的各种信息,解读这一类材料时注意要将“标题”与材料结合起来。
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949-1985年我国粮食产量统计表
单位:亿斤
(1)与1949年比较,1957-1985年粮食产量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
(2)从农业方针方面分别说明1957、1960、1985年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3分)
(3)材料给我们的主要历史启示是什么?(2分)
这一道材料题的材料看似平常,实际上时间跨度大,综合性强。它以粮食产量这一结果折射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读题时一定要注意标题,懂得该柱状图反映的是粮食产量的变化,再结合时间及设问(1)和(2)了解到1957年、1960年、1985年的粮食产量既要依次比较又要参照1949年的产量来对比。这时再结合1957年、1960年、1985年这三个时间之前中国农村发生了什么样历史事件,带来了粮食产量的变化。回答启示时,必须围绕“粮食产量”(即生产的发展)这一中心来谈。思考到这里就开始答题了。
答:①粮食产量得到增长。
②农业合作化(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③农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适合农业国情,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三、混合类材料题
这一类材料题指材料由图片、图示、地图一类材料与文字材料结合起来。其读题与思考的方法步骤出用前两类材料题的方法步骤结合起来,大同小异。在此也就不再举例了。
中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
尚春文科组 徐怀海
在中考历史题型中 ,材料解析题是最具有历史特色的综合性 、主观性试题 ,它本身既源于教材 ,又高于教材 ,将课本知识和课外知识相结合 ,具有“制作巧、容量大 、灵活性和区分度强”的特点 ,摒除了过去传统的死记硬背 ,更将开卷形式充分发挥 。如何把握好这类试题的答题技巧 ,提高解题能力,对于中考考生来说尤为重要 。
一 、正确阅读历史材料是解题的基础。
历史材料解析题都有两部分组成 ,一是材料部分 ,二是设问部分 。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 ,全面 、系统 、准确地把握材料所反映的内容和观点。因此 ,考生一定要认真阅读材料 ,了解和掌握材料涉及的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注意各段材料的联系 ,读出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
在阅读材料时 ,要带着设问仔细读材料 ,将材料读懂 、读透 。因为设问的实质是为解析材料确定方向,使考生在阅读材料时能够充分提取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 。所以明确设问要求 ,据设问考查的方向重新仔细读材料 ,是尽快获取有效
历史材料分析题类型归纳及答题技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