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青铜器的产生与中国青铜时代人类历史上曾经历了一个以青铜器为特征的漫长的青铜时代。青铜时代及其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保存下来的种类繁多、造型别致、纹饰精美、结构复杂、铭文内容丰富、文字精练的青铜器,是研究这一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青铜文化,是我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一. 青铜器的定义及性能 1. 什么是青铜? 红铜--- 纯铜铜合金: 黄铜--- 铜+锌白铜--- 铜+镍青铜--- 铜+锡、铅古称“金”、“吉金”或“赐金”等青铜器则是以青铜为材料制作出来的器物,它是古代灿烂文明的载体之一 2. 青铜的性能与纯铜相比的特点: A. 熔点降低 B. 硬度提高 C. 流动性好、可铸性提高图1 铸造锡青铜的机械性能锡的作用: (1) 降低熔点(2) 提高强度(3) 减少线收缩量铅的作用: (1) 减少枝晶间的显微缩孔(2) 改善金属的切削加工性能矿石金属冶炼青铜器浇铸二. 青铜冶铸技术的起源(一)对青铜器起源的研究首先必须回答如下三个问题: ?技术问题:青铜器产生的技术条件? ?时间问题:青铜器起源于什么时代? ?空间问题:青铜器起源于哪个国家? 1. 青铜技术产生的条件矿源:长江中下游铜矿(铜绿山、铜岭、皖南铜陵)、中条山、林西大井,等高温技术: 甑皮岩: 680 ℃;河姆渡:夹炭黑陶: 800- 1000 ℃,夹砂红陶: 900-1000 ℃;良渚文化全山亭林灰陶: 940 ±20℃;大汶口早期: 600-950 ℃,复原后 950-980 ℃, 晚期经模拟实验达 1200 ℃;仰韶半坡遗址: 950-1050 ℃还原气氛: 红、褐到灰和黑陶 2. 中国古代青铜冶铸起源的空间问题以往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观点: ?西来说:即我国的冶铜技术传自西亚及其邻近地区。?中原说:即我国古代的冶铜技术首先产生于中原地区, 然后向周边地区传播,并与西亚地区的冶铜技术互为影响。?西北地区和中原地区:白云翔《中国的早期铜器与青铜器的起源》西来说: 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青铜冶铸工艺包含冶炼、浇铸两大复杂程序,无疑属于复杂技术,而复杂技术通常应为独立起源。以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表明,西亚地区人工冶炼青铜的起源时间最早,其较之我国,至少要早一千多年。最近, Amzallag 指出,中国的冶铜熔炉发现于公元前第二千纪, 而早在公元前第五千纪,伊朗、美索不达米亚、巴尔干半岛、中欧和伊比利亚等地区的许多遗址都出土了炼铜坩埚。此外, 国内外不少学者都指出,我国甘青地区出土的青铜器上发现了不少西亚的文化因素,由此认为我国的冶铜技术应该由西亚传入。不仅如此,有关专家甚至捋清了冶铜技术自西亚传入我国的路线,即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冶铜技术自西亚及其邻近地区由西向东经欧亚草原,再自北向南经外蒙、内蒙抵达甘青地区,之后,继续向东传至中原,向西传至新疆。
青铜器鉴赏 第一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