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场改造钢筋模板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一、模板及支撑体系的比较与选择
本工程的模板体系视各种部位的结构特点,考虑安全、适用、经济以及成品混凝土外观等因素,模板选型以及支撑形式如下:
模板以胶合板为主,配以各种尺寸和规格的阴角模,操场改造钢筋模板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一、模板及支撑体系的比较与选择
本工程的模板体系视各种部位的结构特点,考虑安全、适用、经济以及成品混凝土外观等因素,模板选型以及支撑形式如下:
模板以胶合板为主,配以各种尺寸和规格的阴角模,确保良好连接。
支撑选用木支撑体系。
根据模板支撑受力计算,并充分考虑到支撑的安全系数,支撑支点距离选择≤1000×1000mm,每1800mm高设置纵横二个方向水平拉杆一道,不得少于两道。
支撑的高度通过各种杆件的组合及可调托座的调节来达到本工程的高度要求。
模板的拼装
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并控制模板的偏差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拼装好模板后要求逐块检查其背楞是否符合模板设计,模板的编号与所用的部位是否一致。
模板的基准定位工作
首先引测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每条轴线,并根据轴线与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线,边线以及外侧控制线,施工前5线必须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标高测量
利用水准仪将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实际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的安装位置。
已经破损或者不符合模板设计图的零配件以及面板不得投入使用。
已经检查合格的拼装后模板块,应按照要求堆放,重叠放置时要在层间放置垫木,模板与垫木上下齐平,底层模板离地保证10cm以上距离。
钢筋绑扎及水电预埋完成,并办理完隐检手续。
混凝土施工缝清理干净,浮浆已剔除。
项 目
允许偏差(MM)
项 目
允许偏差(MM)
轴线
5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截面尺寸
+4,-5
垂直
6
相邻两板高底差
2
表面平整
5
二、钢筋工程
1.原材供应
(1)在施工前,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原材料,并严格按部位、牌号、直径长度分别挂牌摆放,不得混淆。
(2)加强钢筋的进场控制,所有加工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且必须进行复试(包括三方见证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配料。钢筋复试按照每次进场钢筋中的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重量不大于60吨一批进行取样,每批试件包括拉伸和弯曲试验各2组。试验时,如有一个试验结果不符合规范所规定的数值时,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对不合格的项目作第二次试验,如仍有一根试样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不予验收,不能用在正式工程上。
(3)钢筋运到加工工地后,堆放在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规划出的钢筋区内,严格按分批同等级、牌号、直径、长度分别挂牌堆放,标识牌注明: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产地、进货日期、标识人,不得混淆。
(4)存放钢筋场地要进行平整夯实,浇筑地坪,并设排水坡度,四周挖设排水沟,以利泄水。堆放时,钢筋下面要垫以垫木,离地面不宜少于20厘米,以防钢筋锈蚀和污染。
(5)钢筋半成品要分号、分部位、分层、分段和构件名称,按号码顺序堆放,同一部位或同一构件的钢筋要放在一起,并有明显标识,标识上注明构件名称、部位、钢筋型号、尺寸、直径、根数。
2.保护层的确定
为确保施工质量
操场改造钢筋模板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