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规划
第一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规划
第一单元组织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企业竞争战略分析的基本依据,以及选择竞争策略的依据和支撑点。
目标和战略:
决定一个组织在目的和竞争性技巧方面区别于其他组织的特征。使命是组织的陈述,即存在的理由;目标常作为对公司长远计划的说明而记载下来;
战略指为了应对环境和达到组织目标而对资源进行分配和采取手段的行动计划。
使命目标战略
组织目标产生于组织的总体战略,而组织结构服务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因此,组织结构应当服从于组织战略。
一、两种企业竞争战略的对比分析
1、技术开发型的长期发展战略:
主要注重机器设备的更新。它是依据规模经济原则,力求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产值,通过技术创新来大幅度提供生产率。它是自上而下推动的。是以职能组织为中心,主要依靠技术专家和系统工程师。最后结果是:形成有形资产的积累
2、人力开发型中短期发展战略(人力资源开发型竞争战略):
强调人力资源的开发。以工作地人力资源为对象,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迅速解决工作现场出现的问题,不断调整劳动关系,注重人的潜能开发,充分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它是自下而上推动的,采用了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发展模式。是以团队为中心,主要依靠作业小组长和操纵着。鼓舞了员工士气,建立了融洽的劳动关系
二、企业战略的确定
作为中短期战略是从企业的发展全局来考虑问题的,也就是既要照顾到当前又考虑到长远。
企业竞争战略的制定必须从所面临的客观形势和企业内在条件出发确定具体的工作服方针和行动方式。
竞争战略的特点:其设定的产品或服务必须具有独特性和为顾客所钟爱
竞争策略的类型:
产品廉价策略(也就叫低成本策略)
凭借高科技和较为强大的生产规模或财务实力,大幅提高生产力。
适用于生产较为稳定,科技变化不大,或者以争取市场占有率为竞争目标的企业。
风险:技术的迅速变化;注重成本控制,忽视消费者的偏好;专业性强,适应性差;劳动关系紧张;依赖于先发制人的策略。
产品独特性战略(也就叫特殊性、专注性策略)
以独特产品占领市场。包括创新性产品和高品质产品两种形式。优点:满足特定需要,降低价格敏感性;溢价补偿成本;讨价还价能力;防止替代产品的威胁。
多适用于内涵较大的同一性产品或服务中
其他的还有间隔性策略、细分策略等
三、企业竞争战略的支撑点
实现企业竞争战略的四个基本支撑点
企业文化、生产技术、财务实力、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注意:企业战略目标的内化是员工行为的先决条件。
相关知识:
企业竞争策略的特点
外部导向战略——侧重于适应企业外部环境的压力
内部导向战略——属于成功企业的核心战略。侧重于内部资源的开发。特点是:
企业竞争扎虐是建立在内部资源,而不是建立在外部约束条件的基础上。
企业竟争战略是建立在不确定性资源(如人力资源),而不是确定性资源(资金、设备和原材料)的基础上。也就是说,是以自身的动态资源,而不是以静态资源为基础的。
企业文化是指在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思想、作风、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表现为一种有企业个性的性念和行为方式。它是企业内部物质、制度和精神诸多要素得动态平衡和最佳结合,它的精髓是提高员工的道德和文化素养,重视员工的社会价值,尊重员工的独立人格。它包括以下四种形式:
官僚式。规章至上,凡是循规蹈矩,要求员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企业强调结构的正规化、管理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发展式。强调创新和创业,企业组织比较松散,非正规化,一切注重发展和创新
家族式。强调人际关系,企业如同一个大家庭,彼此关心爱护,忠心敬业,发扬企业良好传统
市场式。强调市场导向,以产品为中心,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作目标
企业文化:以企业精神为内核,包括三个层次。
最外层:物质文化层(即:厂容厂貌、技术设备和工作地配置水平,产品造型、外观、质量等);
中间层:企业制度文化层。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人际关系、各项生产管理制度等。它是企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企业的精神通过中介转化为企业精神文化;
最内层:企业精神文化层,也称之为企业软文化。包括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群体意识、员工素质。
第二单元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与策略的制定
一、制定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前提与依据
(一)员工自我发展与对企业发展期望值的关系
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人力资源(智力资本)、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价格、财务能力等。
影响员工个人发展的因素有:心理素质、知识、技能、态度、勤奋程度、满意程度(如对支委、工资、社会地位)等
高
对企业发展的期望
对企业期望高
对自己期望低
2
对企业期望高
对自己期望高
1
对企业期望低
对自己期望低
4
对企业期望低
对自己期望高
3
低高
对自己发展的期望
上图中的四种模式
人力资源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