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唐诗宋词选读选修之苏轼词.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唐诗宋词选读选修之苏轼词
唐诗宋词选读选修之苏轼词 本文关键词:选读,选修,苏轼,唐诗宋词
唐诗宋词选读选修之苏轼词 本文简介:“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命题人:王芳玲审核人:唐历中慢慢孕育出坦荡豁达的人生观。长江边的小城黄州虽然是苏轼仕途上的低谷,却成了苏轼文学创作的圣地。这几年却是苏轼创作上的丰收时期,宏伟的江山,淳厚的民风,不能忘怀现实的壮心,促使他写出了很多闻名的诗文,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或雄健豪放,或清旷淡远,成为他一生创作的顶峰。他的文风、人格也趋于成熟。










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恳求短暂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
当他打算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新党势力倒台,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年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就又升翰林学士。俗语云:“京官不好当。”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死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主见“参用所长”,反对全盘否认新法。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
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分,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立,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闻名的“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舒心,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祐六年〔1091〕回朝。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被外放颖州。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他以“讥刺先朝”罪名,贬为惠州安置、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










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享年六十六岁。
二、回忆苏轼名句并填空〔A层〕:
⑴不识庐山真面目,
。〔苏轼《题西林壁)
⑵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苏轼《水调歌头》〕
⑶但愿人漫长,
。〔苏轼《水调歌头》〕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⑸,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6〕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
。乱石穿空,

唐诗宋词选读选修之苏轼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杏杏铺
  • 文件大小35 KB
  • 时间2022-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