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马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马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西吉县实验中学:田晓宁
知识和才能:
1.理解《马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西吉县实验中学:田晓宁
知识和才能:
1.理解千里马、伯乐及食马者的深层含义。
2.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
3.体会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慨之情,树立报效国家的远大志向。
过程和方法:
指导朗读,品味情感,逐层分析语调变化,当堂成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短文所说明的深化道理;客观正确把握本文提出的怀才不遇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千里马、伯乐及食马者的深层含义。
2、体会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慨之情,树立报效国家的远大志向。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解释划线的字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一食或尽粟一石
才美不外见 策之不以其道
其真无马邪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不以千里称也 且欲和常马等不可得
2、把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且欲和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二、激趣导入
请学生说出有关“马”的成语和诗词。
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出示学习目的
四、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个别学生朗读课文,老师指导。
2.考虑: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千里马未遇伯乐的悲惨遭遇
五、再读课文,深化探究
1、课文共三小节,每一小节分别阐述了什么观点?
第一节: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第二节:提醒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第三节:对执策者“不知马”的挖苦。
2、考虑讨论:
(1)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人才.
(2)伯乐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识人才的人。
(3)食马者指的是什么?
愚妄浅薄、不是人才的统治者。
3、理解写法:托物寓意
例:用“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来描绘千里马的遭遇,用“食不饱,力缺乏,才美不外见”来提醒它才能被埋没的原因,激发人们的不 平,表达了当时千万个才能之士的悲愤。

《马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upcfxx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2-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