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血标本不合格应急预案1、检验科通知血标本不合格,询问原因:(溶血、血液过度稀释)2、和病人家属事件的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众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护理人员作为突发事件救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实施快速、严密的救治,才能保证突发事件的处理质量。
一、立即上报护理人员接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必须立即上报。报告对象:医务部、预防保健科。报告的内容:疾病或损伤是怎样发生的,发生的具体时间,目前的伤病人数和伤病情况。
二、迅速进行应急救护
接诊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病情的轻重缓急立即配合医生进行分类救治,或组织转院治疗,并专人负责准确登记病人的就诊信息,欠费登记,联系家属以及汇报工作。急救过程中注意做好护理记录。
三、制定详细的救治方案科室护士长应根据突发事件的特点,确定可能出现的伤害,参与制定详细的救治方案,并将初步意见和抢救方案向护理部汇报,或向相关医疗卫生部门请求支援。对还在进一步发展的灾害或怀疑为传染性的疾病的,要立即采取防护措施,包括对护理人员自身的防护和周围人群的防护。同时定期上报救治情况、不断调整救治方案。
四、成立应急处理组织机构
护理部接到突发卫生事件报告后,应立即参与成立救治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机关、急救、药品、器材、运输、物资保障等部门负责人,以及有丰富经验的急救人员和相关人员组成的专家组,负责整个救治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指导工作。
五、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制度和应急处理流程
救治领导小组应制定应急处理组织机构的职责、监督机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和应急处理工作方案,医护人员的防护制度等。
六、配备足够的救治人员及应急医疗设备科室及护理部应根据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发展状况,配备足够的人员医疗器械、药品、车辆等。并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制度、救治知识及防护知识、技能的培训。
七、给予病人、家属及护理工作人员心理支持护理人员应针对突发事件下病人及家属的心理问题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对处于应急状态中,特别是在自身安全受到威胁的护理人员,护理部应经常给予慰问、关心和各方面的支持。
八、做好健康宣传工作加强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及现场应对措施的宣传,防止突发事件的蔓延,减少突发事件的再发生率
十、批量病人(5人以上)抢救应急预案
急诊中心是医院重要对外窗中之一,是医院质量管理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大批量病人同时到院,如交通肇事、食物中毒、工业外伤等,涉及到医院的多个科室、方方面面。为保证急诊中心抢救工作的井然有序,不断提高急诊工作质量和提高抢救成功率,特制定此预案:
一、接诊急诊中心在接到批量病人来诊,先了解事件发生的概况、患者数量、危重程度、到达时间并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白天由护士长立即电话通知医务部、医务部通知分管院长、护理部、各相关科室;节假日和夜班通知行政总值班、护理总值班;上述人员在接到通知后须及时到急诊抢救现场,参加抢救、指挥和协调。节假日和夜班时值班院长视具体抢救情况指示通
急诊常用应急预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