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内容简介
本节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教科书首先借助数轴研究有理数的乘法,引入有理数乘法的法那么,并通过例子说明如何运用法那么进展计算.然后从详细运算的例子出发.指出乘法的运算律对有理数同样适用.能.
2.会进展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能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计算.
教学重点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的灵敏运用.
教学难点
对有理数的乘法法那么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导入新课
我们上节课讲了两个有理数相乘,那么,多个有理数怎样相乘呢?有什么规律?
二、考虑算式 发现规律
考虑1
观察以下各式,它们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
2×3×4×(-5),
2×3×(-4)×(-5),
2×(-3)×(-4)×(-5),
(-2)×(-3)×(-4)×(-5).
几个不是 0 的数相乘,积的符号和负因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归纳:
多个有理数相乘,可以把它们按顺序依次相乘.
几个不是 0 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考虑2
你能看出下式的结果吗?假设能,请说明理由.
×(-8。1)×0×(-).
老师指导学生考虑、探究,然后得出结论:
几个数相乘,假设其中有因数为0,那么积等于0.
说明:
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通过例子让学生自己得出规律.
至于多个数相乘时,有一个因数是0的情况,主要是在运算时.要先把题目看清,不要一上来就急着计算.算到后面遇到0,前边就白辛苦了.(精品文档请下载)
像前面那样规定有理数乘法法那么后,就可以使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在有理数乘法中仍然成立.
一般地,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乘法交换律:ab=ba.
一般地,有理数乘法中,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乘法结合律:(ab)c=a(bc).
一般地,有理数乘法中,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分配律:a(b+c)=ab+ac.
三、实例训练 稳固进步
1.教科书第33页例4.
2.教科书第33页练习.
四、作业
教科书第38页习题1。4第7题(1),(2),(3),(6).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2 有理数的除法.
教学目的
1.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纯熟掌握有理数除法法那么.
2.会进展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的化归转化的才能和运算才能.
重点难点
纯熟进展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教学难点
理解有理数的除法法那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复习导入
老师:以上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法,这节我们应该学习有理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有理数的除法同小学算术中除法一样-—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所以必须以学好求一个有理数的倒数为根底学习有理数的除法.(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探究新知 讲授新课
1.倒数
4×( )=1; ×( )=1; 0。5×( )=1;(精品文档请下载)
0×( )=1; -4×( )=1; -×( )=1.(精品文档请下载)
学生活动:口答以上题目.
在有理数乘法的根底上,学生很容易地做出这几个题目,在题目的选择上,注意了数的全面性,即有正数、0、负数,又有整数、分数,在数的变化中,让学生回忆、体会出求各种数的倒数的方法.(精品文档请下载)
老师:两个数乘积是1,这两个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板书)
老师:0有倒数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通过题目0×( )=1得出0乘以任何数都不得1,0没有倒数.
老师:引入负数后,乘积是1的两个负数也互为倒数,如-4和,和互为倒数,即a的倒数是(a≠0).
提出问题:根据以上题目,怎样求整数、分数、小数的倒数?
老师注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参和考虑,循序渐进地引出,对于有理数a也有倒数是(a≠0).对于怎样求整数、分数、小数的倒数,学生还很难总结出方法,提出这个问题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做下组练习
.(精品文档请下载)
求以下各数的倒数:
(1); (2); (3);
(4)-0。25; (5)-5; (6)1.
学生活动:通过考虑口答这6小题,讨论后得出,求整数的倒数是用1除以它,求分数的倒数是分子分母颠倒位置;求小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