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飞夺泸定桥》说课.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在学生预习课文,熟读课文的根底上,将“飞"和“夺”作为一个整体,引导学生阅读和体验。
  教学要求:借助课外资料和多媒体课件,凭借语言文字,夺”,文中哪些地方令你非常感动?一边读,一边作批注.
  2、学生自主阅读,老师读中指导。
  [评析:要做到长文短教,必须在设计问题上花大气力。“疑为思之始、思之端”。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启发学生考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才能很有必要。一般把作者思路作为设计问题的线索,使学生的考虑解疑和作者的思路合拍,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从而受到文章内容的感染。]
  (四)、集体交流。
  说明:一篇文章无论篇幅多长,,表达都比较详细。抓住了重点内容,就找到了教学的打破口;找到了打破口,就容易把握文章的情感内涵。教学中根据学生当时的读书感受和情感表达的需要,老师结合重点做相机的调控。师生共读、共议。交流的重点内容及过程如下:
  A、关于“飞”这一部分。
  [ 评析:这一部分学生对内容感知的重点是:为什么飞?(事情的起因)和怎样飞?(事情的经过).对这一部分处理的重点有:
  起因:红四团28日早上接到任务,29日早晨必须赶在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的前面赶到泸定桥。抢在敌人的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经过: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是感知内容,体味语言的重点。重点词句有:“翻山越岭;击溃阻击的敌人;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全身淋透了;冒着雨;踩着泥水继续前进"等。]
  教学设想:
  1、老师根据学生的阅读体验,相机用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读中议,议中读,联络上下文,谈自己对人物的认识和感受.
  (1)当学生谈到“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时,老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感受。在和学生的交流中,相机补充在行军途中,一位小战士吃生米的故事,拉近学生和文本的间隔 ,和文中人物近间隔 对话。
  (2)当学生谈到“红四团的战士索性也点起火把,照亮了道路和对岸的敌人赛跑”时,相机让学生理解“索性”这个词的意思。
  (3)当学生的阅读体验涉及到其它的点时,老师相机做弱处理,师生共议、共读。
  2、回归整体,融情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读中感受红军战士对生命极限的挑战,感受红军战士不畏艰险的精神.
  3、回扣“飞”的起因-—“红军战士为什么要这样赶时间呢?”
  学生齐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老师板书:28日早上29日早晨
  4、(课件出示红军战士冒雨行军的场面)师:两支军队像两条火龙隔着大渡河走了十几公里,同样的山路,同样的抢时间,同样的火把被浇灭,可不同的是什么呢?学生齐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的最后两句话.
  [评析:“长文短教”的教学思想在“飞”这一部分的教学中得到了一个比较明晰的表达。教学的切入点是“怎样飞?”“为什么飞?”教学中,学生并非依循事情的开展顺序来进展阅读的,而是从自己的阅读需求出发,从“令自己最感动的部分”来切入课文的学习。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成为学生的重点直奔及情感体验的核心所在,同时也是老师教学的重点所在。这里,是师生解读文本时在重点内容上的共同聚焦。当学生理解了红军战士是“怎样飞”以后,“为什么飞"这一问题就凸显在师

《飞夺泸定桥》说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syhqk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