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12
了解企业的第一课
——三星的新员工培训
对新加入到企业的员工进行入职培训,几乎是所有的企业都必做的一件事情。通过系统的入职培训,可以让新员工尽快了解公司的制度和政策,更好地熟悉企业的环境,更快地融人公司文化,对培养他们的位置,开展这个户外项目就有了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当然,活动内容的安排更是独具匠心。
在活动开始之前,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做事之前认真准备是三星人的工作作风,因为他们知道充分准备是成功的一半。
首先是户外场所的选择。要选择既要保证员工的人身安全,又要有一定挑战性的地理环境(如果场地合适,可以考虑重复利用)。在活动的整个线路上,选定4~5个POST点,POST点之间的距离根据整个活动的时间长短而定,地形勘察和场地的选择,要求至少在三天前规划和设计好。
其次,要选出有这方面活动经验的老员工(学长)作为活动的指导前辈。他们的任务是根据活动的规定,检查和确认每个组完成任务的情况,比如到达的时间、人员考勤、课题完成的情况等,以及出现突发事件时予以协助解决,通常每个POST点留守2~3名指导前辈。
5 / 12
除上述两方面的准备之外,还有很多事前要准备的东西,包括人员分组、穿戴的衣物、需要完成的课题、简要地图、训练记录表、组旗、文具、对讲机、医药箱、午餐等等,每个小组的人数一般不少于10名。
在分组出发之前,每个组都要做公司体操,然后通过有趣的小游戏决定各组出发的顺序,如果多个小组聚集在同一个POST,有可能会因为人多造成混乱,所以每个小组之间出发的时间间隔约15~20分钟。
在分组行进的过程中,要求每个小组都要集体完成培训部门交给的若干个课题,而每到一个POST点,都要通过规定的方法向指导者汇报课题完成的情况,并由指导前辈按打分标准认真检查和评价,记录各组的成绩。在第一个POST点拿到的课题要在第二个POST点进行发表,以此类推。整个活动下来,每个组要完成4~5个难度不一的题目,同时要求保质保量,既要完成好各项任务,又要快速到达目的地。
企业在工作中对员工的要求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员工既要提高工作效率,又要保证工作的质量,同时要培养敬业的工作态度。这样的员工不论到哪里都是受欢迎的。
企业如果没有条件自己开展这样的训练项目,可以寻求与外面相关机构的合作,但务必要明确组织活动的目的。任何培训项目都要结合公司的文化和实际情况,通过这种特殊的训练方式让员工很好地认同公司的文化,培养他们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只是以放松大家为目的一起出去玩儿玩儿,与这种训练的意义是不同的。很多企业作培训缺乏目的性、持续性和系统性。在一次培训中讲到团队建设时,一个学员说他们公司组织过拓展训练,问他感觉怎么样,他说挺好玩儿的。“那除了好玩儿还有什么感受?”他抿着嘴,耸了一下肩。难道这个训练项目就是为了好玩儿吗?显然,员工们并不明确这项训练的目的,这当然就无法达到企业预期的效果。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影响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训练教官的反馈和指导不到位。按着事先设计好的项目,一项一项地去完成是很容易的,但作完项目之后让员工们得到什么,这才是关键。我
5 / 12
们曾跟随不同的培训班参加过几次类似的项目,发现同样的项目,不同的教官进行总结和反馈,给学员带来的收获和启发截然不同。如果企业只是为了让员工出去放松一下而组织这样的活动,那性质就不同,它只是一个集体活动而已。但如果是作为一个训练的项目,那事先一定要明确目的,并竭尽全力去达到。
类似这样的训练项目不只局限于新员工培训,公司全体员工都可以共同参与。
2.销售产品
在三星韩国总部的入门教育中,有一个很好的社会体验活动,就是销售产品。在活动开始之前,负责人明确提出相关的注意事项和要求,然后用车辆把学员拉到陌生的地方开始进行销售体验活动。
活动要求每两人为一组,任何人都不许把钱带在身上,而只给每个组发放一件三星的产品(便于携带的,如摄像机、相机等),并规定学员在十小时内将手中的产品销售出去,出售的价格不得低于规定的额度,之后回到指定的地点集合。如果产品卖不出去,这一天不但没钱坐车回去,连肚子都得挨饿。活动结束之后进行总结和评价,以最高价格卖出产品,并且最早回到集合地点的员工,将得到最高成绩。
这项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新员工的社会实践能力,让他们了解学校和社会的差异,对刚走出校门的“学校人”转变成“公司人”和“社会人”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从中也可以发现充满生机、有才干、有潜力的人才。
在销售人员培训课程中,也会采用“销售产品”这样的方法。
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生产和销售有形的产品,但从“销售产品”这种方式中,我们能得到一些启发:企业可以结合公司自身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模拟的经营活动,让员工通过体验,去感悟和思考。有的物业公司定期进行大厦消防演习的训练就是很好的
了解企业的第一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