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台新闻传播论文(共 5657 字) 一、在节目内容上下功夫 1. 架起党群政群关系的桥梁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以民为本, 民生优先是基本的执政理念。当前, 各级党政在致力发展经济的同时, 纷纷出台政策措施, 投入大量资金, 实施民生项目, 改善民生。作为一方媒体, 县级电视台要及时将各级党政,特别是当地党政出台的惠民政策宣传给群众,让群众感受到党委政府的温暖。近几年来, 上杭县县域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在此基础上, 县委、县政府将绝大部分的财力投入到了民生领域, 在全国率先推行农房统保、“三农”综合保险等民生举措。每一项民生举措的推行, 每一个民生工程的实施,上杭县广播电视台都不遗余力地进行宣传报道, 《爱心献血屋落户杭城市民义务献血更方便》、《热水工程惠及上万寄宿学生》、《“关注推进城区教育均衡发展”系列报道》、《“关注才庄公路建设“系列报道》、《我县再次调整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不仅让群众了解了项目内容、政策出台背景、项目进展情况, 也让党政领导及时了解到社会各方反映,为党委政府进一步决策提供依据。 2. 关注百姓冷暖做实民生新闻,不仅要宣传解释好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 更要关心百姓冷暖, 给困难弱势群体足够的话语权。谁家孩子生病了没钱治、谁家农产品丰收了没人买、哪个小区物业不作为没人管……都是民生新闻好题材。近两年来,上杭县广播电视台《上杭新闻》中的《民生视点》栏目报道了大量这一类新闻, 《才溪 4 岁白血病女童盼救助》、《求助!湖洋小胡星患“地贫”》、《稔田镇长滩生态园:葡萄熟了!》、《百嘴岩茶叶:销路不畅让人愁》、《物业停止服务小区垃圾成堆》、《广场舞,扰民舞? 》、《关爱残疾人:盲道不应成摆设》、《辞职薪水被扣大半用人单位如此扣钱是否合理? 》……一大批关注民生热点的新闻, 把话语权交给老百姓,让他们表达诉求,帮他们解决问题。这样的新闻,有温度,有能量,自然而然吸引了观众的眼球,留住了观众。 3. 增加人物报道关注身边事,身边人,是观众收看本地电视新闻的主要动力, 也是县级电视台电视新闻节目的主要内容。如何让身边的人, 特别是各类先进典型生动形象地出现在电视新闻节目中, 传递正能量, 成为大家可以学习、可以复制的榜样, 是县级电视台电视新闻的主要任务。近几年来, 上杭县广播电视台通过开辟“身边的感动”等栏目, 把一个又一个见义勇为、敬老孝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上杭人搬上电视新闻节目中, 先后采写了《陈立坤: 纵身一跃托起两条生命》、《临城九洲一对夫妇汀江勇救六人》、《好儿媳廖戊莲: 不是女儿胜似女儿》、《何福星: 久病床前有孝子》、《廖发平: 贷款农户的贴心人》、《林连英: 模范乡里新模范》、《陈东红: 捐献遗体器官女教师回报社会》、《司机寒夜困水中教师惊觉智救人》等一大批反映当地好人好事的人物类新闻。因为都是身边的人, 身边的事, 观众觉得可信、可感、可学, 传递了浓厚的正能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关注。 4. 强化服务功能近年来,新闻传媒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那就是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和拓展。我们要重视新闻传媒的服务功能、强化服务功能、拓展服务功能。县级电视台根植基层, 直接面向群众。如何为观众提供有助于发展生产, 提高生活质量的信息, 是留住观众群, 提升传播力的重要举措。近几年来,上杭县广播电视台在《上杭新闻》中开辟了“农广天地”“、生活信息服务台”等服务类栏目。“农广天地”与农业部门合作,根据时令节气、农事活动, 适时播出种养殖技术培训、新种子新农机具推广等方面的节目,为广大农户发展种养殖业提供帮助“;生活信息服务台”内容更丰富, 天冷了提醒保暖防病, 天热了指导防暑养生, 节假日到了播出假日安排、旅游攻略、出行指南, 高考来了邀请专家指导迎考心理、饮食调节……衣食住行, 柴米油盐, 居家生活, 锻炼休闲, 不一而足。大量生活信息的播出, 让新闻节目成为百姓生活指南, 从而进一步吸引了观众眼球,留住了观众群。 5. 加强监督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舆论监督本质上是人民群众利用新闻媒体对社会公共事务行使民主权利而进行的监督活动。由此可见, 通过新闻舆论对各级党政机关的工作及其他工作人员、以及对社会事务实行监督, 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国家健全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也是县级电视台电视新闻节目的重要内容。舆论监督报道要有度的把握, 既要敢于直面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反映群众心声; 又要注意实事求是、促进工作原则,避免成为个别群众逞口舌之快,泄私愤的工具。上杭县广播电视台《上杭新闻》中, 经常可以看到分量十足的舆论监督报道。比如, 针对县内黄潭河流域水环境质量长期偏低的现状, 专门组织策划、采写报道了《“黄潭河污染直击”系列报道》,无情的揭开了黄潭河流域水环境污染严重这一
电视台新闻传播论文(共5657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