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教学实录一、导入新课(课件播放资料和音乐) 出示资料: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国山西省,素有“一年一场风刮到冬, 无风三尺土, 风起土满天。”之说。山西地处沙漠化扩前沿, 是沙尘暴高发区。山西的右玉县老城 12 米高的城墙如今已被黄沙埋没,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墙;五寨县许多村庄由于风沙侵害,每一二十年被迫搬一次,风沙已成为当地人最大的敌人。由于气候恶劣,植被稀少, 从西伯亚来的强劲季风, 还会吹向河北、北京、天津等地。每年春季我们都会在电视中看到北京等地都会受到强烈的沙尘暴影响, 满天都是灰蒙蒙的, 吹得人睁不开眼睛, 人们外出不得不带着口罩、围着沙巾, 还有甚的竟给头上戴着塑料袋。曾有人说,如果人们还不重视治理环境, 不久的将来,我们首都北京将会成为一片沙海,也成为沙漠。多可怕啊,到那时候,我们的居住密度会更大,人类的灾难会更大。那怎样才能阻止可怕的局面发生呢?唯有植树造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课文——青山不老, 一起去认识为改变环境,从 65 岁开始在晋西北这块土地上植树造林,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的 81 岁高龄的老人。板书: 青山不老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检查预习( 1 )认真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2 )检查自学情况。 a 、认读生字词语。参天土炕肆虐盘踞三番五次恭敬劲挺淤泥拐杖荡漾 b 、指名读文 c 、通过读文,你了解到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主要写了一个 81 岁的老人, 从六十五岁开始, 用了十五年的时间创造了一个绿洲奇迹的故事。 2、自读“阅读提示”,思考: (1 )找出让你感受到老人确实老了、岁数大了的句子。用“---------- ”画出相关的语句。(2 )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用“——”画出相关句子。(3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用“﹏﹏﹏”画出相关句子。 3 、学生找句子,教师巡视。 4 、师生交流。师: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老人确实年岁大了、老了? 预设交流点: (1) 65 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人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板书:离世) (2) 他可敬的老伴, 与他风雨同舟一生; 一天他栽树回来时, 发现她已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板书:过世) (3 )他已经 81 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板书: 81 岁) (4) 老人拄着拐杖, 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板书:再也出不来了) 师:正是这样的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在年迈之时却创造了一个奇迹,老人创造了什么奇迹呢? 生:“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 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 就像坐在船上, 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 风一吹, 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师:谁能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感受? 生: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生:这句话喻示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师:这段话中有两个“全”,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导读这段话。生: 我找的句子是:“ 15 年啊, 绿化了 8 条沟, 造了 7 条防风林带, 370 0 亩林网, 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 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买了一台电视机。”师:同学们,想像一下这是怎样的一个奇迹? 生:老汉靠自己的力量取得这么大的成绩,真令人佩服
青山不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