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让思维导图走进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让思维导图走进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
摘 要:一幅好的思维导图,能使混乱无序的思维得以整理。本文从思维导图引进古诗文的意义及其运用方面做出探索,试探寻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发现至易至简之路,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造让思维导图走进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
摘 要:一幅好的思维导图,能使混乱无序的思维得以整理。本文从思维导图引进古诗文的意义及其运用方面做出探索,试探寻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发现至易至简之路,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造继而爱上古诗文阅读。
关键词:思维导图 初中语文 文言文阅读
思维导图是20世纪60年代由西方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东尼·博赞创造的“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如今思维导图逐渐正式步入中小学课堂,这并不是说之前语文课堂上没有思维导图。相反,在语文课堂上的体现便是偶尔“清晰”的板书,即由教师创造出来的“思维导图”。教师将一整篇文章概括成主要关键词、语写在黑板上,用以引导学生,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教师为主体,老师思考概括、总结的产物。学生只是跟随老师走了一遍教学过程,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1]
一、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
首先,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借用余秋雨先生的一句话便是“很多学者喜欢把中国古代的那些奠基典籍说得非常复杂和艰深。正好那些典籍由于年代久远不易被今天的普通读者轻便解读,这种误导也就成立了。”不管是对处于学习生涯的学生还是已经教了多年书的中学语文教师,随着时代的变化,都或多或少对古诗文有一定的陌生感。[2]
其次,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也逐渐增多。义务教育阶段文言文推荐背诵篇目由1-6年级的75篇到7-9年级的61篇,文章难度由四言五言的诗歌转化为除诗歌外的一些短篇散文。
最后,学生自身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本该具有探索精神,但较少学生会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加之是以积累,背诵的学习方式,学生本身未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知识散乱、无序,缺乏整合,当然这也与学生年龄有一些关系。[3]
二、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引进思维导图的意义
教师引导学生所做的思维导图可以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改进后的思维导图能使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得以提升,会改善人的行为表现。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乏有上述现状的影响,致使学生遇到古文就害怕,基于此,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探寻思维导图在古诗文阅读中所产生的意义。[4]
第一,思维导图促进教师教学。认知心理学表示,认知过程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观察,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生理和心理活动。通过对思维导图的考察能使教师在短时间内发现学生知识上的不足,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某方面的引导,使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对知识有一个全面的把握,较好的完成新旧知识的整合。并且利用发散性的思维导图,结合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促进学生学习。
第二,思维导图促进学生学习。思维导图是学生通过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对文章理解的关键词、句以图像的形式记录下来,是“学生的产物”,而并不是板书似的“教师的产物”。教师若连篇累牍的给学生传授知识,给学生灌进去,只能得到一个“胖呼呼的小孩”并非阳光健康自信的小孩。青少年本身就具有内在整理和归纳的能力,经过老师引导理清思维路径,能够促进学生掌握学习技能,促成终身学习。更

让思维导图走进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雪雁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