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林黛玉《咏白海棠》阅读答案及赏析.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
林黛玉《咏白海棠》阅读答案及赏析
咏白海棠
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注】①这2
林黛玉《咏白海棠》阅读答案及赏析
咏白海棠
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注】①这首七律诗是在《红楼梦》第37回因探春提议创建大观园诗社开社时的首场集体诗作。因恰好有人送入白海棠两盆,就吟咏此物,诗社遂命为"海棠社"。此次诗赛,由探春限韵,探春、宝钗、宝玉、黛玉每人一首,后来湘云又来补作两首。黛玉的这首诗,被海棠诗社社长李纨称为"风流别致",历来评论家认为此诗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及风貌。②月窟:月中仙境,月宫。仙人:嫦娥。缟袂:白绢做的衣服。
1.此诗的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请从表现手法和语言的角度赏析此联。(5分)
2.此诗的最大特点是以花写人,托物言志。诗中的种花人、白海棠花以及"秋闺怨女",都是林黛玉的自我写照。请具体分析林黛玉通过白海棠写出了自己的哪些思想性格?(6分)
参考答案
1.(1)表现手法:拟人、联想、想象(答出两种即可)。拟人,"偷来""借得",巧用了拟人手法。(2分)
3
(2)语言:"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意趣盎然,突出白海棠的洁静娇羞,柔美可人。"借得"朴词见新,灵动飘逸,突出白海棠的香魂四溢,芳芬诱人。二词配合,巧用拟人,见姿见态,见色见韵,显出诗人慧心。(3分)
2.(1)"碾冰为土玉为盆",玉盆冰土中白海棠清雅,种花之人"碾冰为土""玉为盆",写出种花人之高洁。
(2)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正面描写白海棠。写出白海棠的洁白、坚贞、孤傲,写出林黛玉的高洁、孤傲。
(3)"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写出白海棠的寂寞、幽怨、悲愁,也写出林黛玉寄人篱下寂寞、孤独、哀怨的思想性格。
(4)"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通过写白海棠无处诉说的深情,写出林黛玉的多情。
总之,诗中白海棠表现出的高洁、哀愁、深情的形象,正是林黛玉思想性格的化身,诗人通过白海棠含蓄地表现了林黛玉清高超拔,空灵飘逸的品性。
以上四点答出三点即可。
赏析:
林黛玉的《咏白海棠》见《红楼梦》第三十七回。林黛玉诗才敏捷,此诗一挥而就。
首联"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不写花而先写种花之人,与薛宝钗之诗同一起法。首句写湘帘半卷,门亦半开,种花人已呼之欲出,但与"珍重芳姿昼掩门"之人风韵却截然不同:一潇洒活泼,一稳重矜持,恰成明显对比。次句写种花之人"碾冰为土"以"玉为盆",则种

林黛玉《咏白海棠》阅读答案及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lphago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2-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