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人: 时间:2020
本模板有完整的思路及框架,更贴近实用
加油站防火防爆
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气或可燃粉尘与空气混合并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源就会燃烧或爆炸。这个遇火源能够发生燃烧或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爆险区域堆放易燃物;
严禁无证动火作业;
动火作业: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内进行的动火施工过程。
施行三级动火作业制度。
一级动火作业:加油站罐区,油泵房,输油管道,隔油池,
油罐车,油桶;
二级动火作业:发油岛,桶装仓库,加油站储罐、泵房等
拆除的容器,管线附件移至安全区域并经
过吹扫处理,发电机房,配电间,化验室;
三级动火作业:除一、二级外均属三级动火。
动火作业票
一张动火作业票只限一处使用;
审查审批人员现场检查确认后,方可签发;
一级火票有效时间不超过8h,二级3d,三级5d;
作业内容或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火票作废;
四不动火
禁止无动火票证动火;
禁止无监护人动火;
禁止安全措施不落实动火;
禁止与动火票内容不符动火;
防金属撞击火花
可能产生的火花:
操作井维修;计量工具使用不当;加油机维修;在加油区内修车;
预防措施:
配备专用的软金属(铜制)维修工具;严禁在加油区、罐区修车;严禁用加油枪口磕碰油箱口;
防静电火花
静电是一种常见的物体带上静止电荷的物理现象,两种不同的物质的接触和分离会产生静电。
油品静电的产生可以用双电层理论来解释。
静电带电的形式:
(1)流动带电
油品流动过程中与管壁、管件、流层之间摩擦
(2)喷射冲击带电
油品喷溅冲击形成的油雾与空气、水分、杂质摩擦
(3)沉降带电
油品中的杂质、水分沉降时与油品摩擦
防止加油站静电事故的具体措施
(1)控制油罐车卸油方式
(2)静电接地与跨接
(3)避免油面最大静电电位
(4)人体防静电
(5)严禁直接向塑料桶直接加注汽油
(6)注意防止“转换装油”造成事故
(7)控制可燃混合气体的形成
防雷电火花
雷电的产生
雷电是自然界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是一部分带电云层与另外一部分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大地之间的迅猛的放电过程。
按造成危害分为:
直击雷、雷电波侵入、感应过电压、地电位反击
防雷防电的措施:
(1)加油站油罐进行防雷接地,不应少于两处。
(2)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工作接地、保护
接地宜共用接地装置,电阻不应大于4Ω
(3)当各自设置单独接地装置时,油罐防雷接地装置的
接地电阻,配线电线金属外皮两端的接地装置的接
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保护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地上输油管道始末端和分支处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
阻不应大于30Ω。
防电器火花
加油站被所有的电器在设计选型时,都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选择相应防爆等级、型号的电气设备。
防爆电气设备:按国家防爆标准规定的条件设计制造和在爆
炸环境中使用,而不会引爆周围爆炸性混合
物爆炸的电气设备。
Ⅰ类,煤矿用电气设备
防爆电气设备
Ⅱ类,除煤矿外的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防爆电气设备的外壳明显处均应有永久性防爆共同标志“Ex”
防爆电气设备按防爆性能分为隔爆型、增安型、本安型、浇封型、正压型、充油型、充砂型。
防爆型式
隔爆型
增安型
本安型
浇封型
正压型
充油型
充砂型
标志
d
e
i(ia、ib)
m
p
o
q
第三章 加油站消防安全
1、新《消防法》于2009年5月1日开始实施
消防工作方针: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2、火灾的分类
《火灾分类》(GB/T4968-2008 ,)
A 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
B 类火灾: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C 类火灾:指气体火灾。
D 类火灾:指金属火灾。
E 类火灾:带电火灾。
F 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
加油站防火防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