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浅议
秦磊 摘 要:高速公路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规模庞大、分布分散、管理难度大。文章通过对高速公路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分类和特点的总结,阐述了固定资产的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客观地分析了问题产生根源,并结合工沿线,线路长,地点非常分散。最后,固定资产数量大,价值高,分类复杂。基于以上特点,使得高速公路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难度非常大,问题也比较多。
二、高速公路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根源
、重复购置及配置不合理现象普遍,资产闲置浪费现象严重。究其原因,首先,在高速公路建设阶段,投资模式较为单一,基本上以国家投资为主体,被投资者不用承担任何投资风险。在这种投资体制下,一些事业单位抱着“国家投资,不要白不要”的思想,不顾客观实际,盲目购置。其次,在高速公路运营期间,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年度财政拨款或专项资金,虽然有购置计划,但缺乏统筹规划,加上购置过程中可能缺乏合理的评估和严格的监督,也会造成不合理购置现象。最后,各高速公路事业单位是相对独立的法人管理单位,相互之间缺乏统一协调的资产调配和使用机制。即使是同一个事业单位内部的不同部门之间也存在只顾局部利益,追求“小而全”的固定资产配置模式,这样势必造成了部分固定资产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使用价值隐性流失。
、账实不符。一方面原因是资产来源渠道不同导致资产台账与实物不符,如专项工程中的新增设备因不能提供具体发票致使资产不能上账,出现有物无账现象。另一方面原因是建设期与运营期固定资产交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遗失或者毁损现象,如果不及时上报,会造成账物不清、账实难符。最后也有主观上的原因,有些管理者的固定资产管理观念淡薄,或者把固定资产管理看得过于简单,片面地理解为资产的保管和使用。观念上的偏差直接导致资产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造成账物不清、账实难符现象。
,分工不明确。一方面是管理模式的原因。绝大多数的高速公路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由计划部门负责编制和报批计划,财务部门负责资产的投资、建账工作,行政办公室负责办公类资产(含办公设备、车辆、房产)的管理,业务部门负责专业设备的管理。表面上看管理部门齐全,制度完善,实则弊端较多。在实践中,各管理部门之间往往存在职责不明晰,资产无人管的现象,遇到问题相互推诿或互相指责,办事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是制度上的原因。事业单位不缺乏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往往是长篇大论、面面俱到,其实,许多内容流于形式,存在许多不健全、不科学、不合理之处,甚至缺乏可操作性,缺乏有效的检查和监督机制。
,造成资产过度损耗。按照现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的更新和维修费用来源于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按比例计提。而实际上高速公路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更新和维护资金,要按照日常维护费用和专项费用分别上报上级行政机关和政府财务部门,批复下拨后才能取得资金。这样的程序使得资金不一定能够及时到位,或者不能够足额到位,造成资产更新和维护不及时,加重损耗。
三、加强高速公路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转变观念。通过提高对保护固定资产重要性的认识,形成合理购置、妥善管理、严格监督、审慎处置、注重结果的管理理
高速公路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浅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