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输血管理护理
西安交大一附院输血出事故
2010年1月6日,陕西省西安交大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为一名O型血女患者手术时,对其输入了200毫升AB型血液,导致病人出现溶血反应。经48小时抢救,患者转危为安。
2
201四对血型
五对血袋号
六对
血交叉结果
七对原始血型
八对血制品的种类
九对的剂量
十对输血前用药
三查
十
对
最后再次确认患者血型与配血报告单上的血型是否相符
一查血制品的质量
二查血的 有效期
三查输血装置是否完好
一确认
25
严格执行双人查对签名,由两名医护人员共同检查床边核对,核对内容:
(1)血制品有效期、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是否有血凝块。
(2)交叉配血单上受血者的姓名、住院号是否与住院信息(首页)相符。
(3) 交叉配血单上受血者的姓名、住院号、血型是否与血袋上的标签相符。
(4)交叉配血单上供血者的产品号、血液品名、血型、血量是否与血袋标签相符。
(5)交叉配血单上受血者的血型是否与血型报告单上的血型相符。
(6)交叉配血单上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型是否相符。
(7)交叉配血结果。
核 对 制 度
26
二、输血中的护理
输血中的护理包括输血器的选择、输血速度、时限、药物禁忌、静脉通道和受血者的监护等。
27
血液出血库后需在30分钟内输注,1个单位的全血或成分血应在4h内输完,输血器4h更换。血液一经出库,不能退换。
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严禁加热与剧烈震荡,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技术将血制品用标准输血器输给患者。
28
输血通道应为独立通道,不得同时加入任何药物(除外生理盐水)一同输注。
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多袋输注者,中间用生理盐水冲净输血器后,再输注另外一袋血液。
29
输血时应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输血的前15分钟要慢,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输血观察记录内容:输血前护士评估体温、脉搏、呼吸、输血速度等,记录输血开始时间;
输血开始后15分钟评估体温、脉搏、呼吸、穿刺部位有无异常等,记录患者有无不适、皮疹、寒战、发热等输血不良反应;
输血结束15分钟内记录患者有无不适、皮疹、寒战、发热等输血不良反应。
30
输血后处置:结束后在交叉配血报告单相应血袋号后签输注结束时间、填写输血反馈单,输血袋24小时内送回血库冷藏保存24小时。
31
不良反应及处理
分类
根据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缓急和临床表现,将输血不良反应分为急性输血反应和迟发性输血反应两种类型。
32
急性输血反应
是指发生于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24小时内的输血不良反应。
分类
溶血性
非溶血性
33
急性输血相关性溶血
定义 指在输血中或输血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生的溶血
表现 常出现高热、寒颤、心悸、气短、腰背痛、血红蛋白尿甚至尿闭、急性肾衰竭和DIC表现等。实验室检查提示血管内溶血。
34
原因:
1、供、受血者血型不合(ABO血型或其亚型不合、Rh血型不合);
2、血液保存、运输或处理不当;
3、受血者患溶血性疾病
35
输血导致病人死亡最常见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处理?
36
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处理
37
非溶血性不良反应
发热反应
过敏反应
其他
- 一次过量输血可引起急性心功能不全、左 心衰、肺淤血等。
-多次输血或红细胞,可致受血者铁负荷过量
-反复异体输血,可使受血者产生同种血细胞抗体,继之发生无效输注、发热、过敏甚至溶血反应。
38
非溶血性不良反应---发热
发热 是最常见的输血反应,发生率可≥40%
主要表现 输血过程中发热、寒战;用解热镇痛药或糖皮质激素处理有效
原因 (1) 血液或血制品中有致热源(2)受血者多次输血后产生同种白细胞和血小板抗体
处理 轻者减慢输血速度、重者立即停止输血并密切观察,必要时对症处理或遵医嘱进一步处理。
39
非溶血性不良反应---过敏反应
主要表现 输血过程中或之后,受血者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重者为全身皮疹、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血压下降等
原因 (1)所输血液或血制品含过敏原;(2)受血者本身为高过敏体质或多次输血而致敏
处理 减慢甚至停止输血;抗过敏治疗;解痉;抗休克处理
40
迟发性输血反应
1、迟发性溶血反应
临床表现:多有发热、黄疸、溶血性贫血、偶有血红
安全输血管理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