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民间信仰论文:民间信仰与宗教信仰关联解析(共5550字).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民间信仰论文: 民间信仰与宗教信仰关联解析(共 5550 字) 本文民间信仰与封建迷信的关系无论是旧版的《辞海》,还是最新版的《辞海》,均没“封建迷信”这一词条。据此, 我们或许可以把封建迷信解释为: 与封建制度相联系的相信星占、卜筮、风水、命相、鬼神等的愚昧思想,即泛指受封建思想支配的盲目信仰或崇拜。最早把民间信仰作为学术对象纳入本学科研究领域的是建立于 1920 年代的中国民俗学,虽然当时已开始使用“民间的信仰”、“民众信仰”、“民间宗教”等术语, 但较为普遍使用的是具有贬义色彩的“迷信”一词。由于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出的科学, 是指运用近代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 破除封建迷信和愚昧盲从, 反对落后的鬼神迷信, 因此, 在此时代背景下所讲的“迷信”,显然就是“封建迷信”, 许多研究的出发点多是针对信仰活动中被视为反科学的成分———迷信而加以描述与批判, 同时又力争把其研究对象与社会上所指称的“迷信”有所区别。例如顾颉刚先生在《妙峰山》中即说“朝山进香的事是民众生活上的一件大事”,“决不是可用迷信二字抹杀的”④; 容肇祖先生在《迷信与传说》中强调研究民俗学离不开中国的迷信,“拼命高呼打倒某种迷信的时候,往往自己却背上了一种其它的迷信”⑤; 江绍原先生在《中国礼俗迷信》中指出, 应该详加考察“迷信”这个概名的“来源和历史、意义与内容”⑥。虽然在 1930 年代已有些学者采用来自日本的“民间信仰”一词来取代“迷信”二字, 但由于这个从海外引进的学术概念, 使人觉得过于价值中立, 有悖于是时国人破除一切迷信风俗的热忱, 不合时宜, 故未能成为我国民俗学界的常用术语而得到推广。可见, 作为现代学术语言, 民间信仰在其初创之始就是从“迷信”概念被界定的。一直到今天, 社会上仍然有不少人还出于传统的思维惯性,把“民间信仰”等同于“封建迷信”而加以批判。其实,在中?曲礼下》规定: 合乎礼而纳入祀典的就是“正祀”,“非其所祭而祭之, 名曰淫祀, 淫祀无福”⑦。淫祀是相对于正祀而言的, 指的是中国传统社会非制度的民间信仰。“迷信”一词为舶来品, 在魏晋以来的汉译佛经和中国佛典中已偶尔出现, 但那都属于佛经格义而作宗派哲理的阐释。它未见于中国古代传统文献之中, 如东汉的无神论代表作———王充《论衡》就未曾出现过此词。从正祀与淫祀之对立( 即官方宗教同民间信仰、民间宗教之二分) 关系看, 至少在明代万历以前还未出现有用汉语“迷信”一词以界定“淫祀”的性质。现有不少论著指出中国民间信仰之被定为“迷信”, 乃始于 20 世纪初某些报刊对中国多鬼神信仰或巫术行为仪式的批判中出现。但有学者指出, 在出现于明末清初的“中国礼仪之争”的第一阶段( 1852 ~ 1630 年) ,天主教会内部曾对中国祖先崇拜及其祭祖仪式的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于是利玛窦在 1603 年对中国礼仪问题发出文件,认为祭祖仪式“大概不是迷信”,或“不能认为有明显的迷信色彩”, 对祀孔仪式则可以让中国教徒遵行。此一决定为大多数入华耶稣会士所接受。但到了第二阶段( 1630 ~ 1721 年) 。天主教的汉语文献中就已较为广泛地使用“迷信”一词以批判中国佛、道二教和民间信仰了⑧。“迷信”(即“ Superstition ”) 这个概念原是西方宗教的产物, 最早是基督教用来反对它境内的异教徒的, 后来被早期的人类学家用来形容在西方现代之前的那些信仰方式。“迷信”这个词被传入中国以后, 渐渐被接受成为一个政治的、意识形态的东西⑨。 1980 年以后,随着我国大陆民间信仰的复兴,并再次成为民众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涉足民间信仰领域的研究者也日益增多。由于“迷信”一词容易引起意识形态的政治敏感, 名不正则言不顺, 因此, 研究者不约而同地以“民间信仰”一词取代“迷信”或“封建迷信”。对于这一学术现象, 后来学者在进行学术史的回顾时, 称之为意识形态上的“维权”与政治上的“去敏”。⑩根据民间信仰研究专家林先生的统计,有关“民间信仰”的定义众说纷纭,不下二十种,上面引述的 2009 年版《辞海》的说法只是其中之一。该版本的《辞海》称民间信仰“包括民间普遍的俗信以及一般的迷信”, 由于“一般的迷信”之前加了个连词“以及”, 这说明“一般的迷信”是次要部分, 主要部分是“普遍的俗信”。这里的“俗信”一词, 是我国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先生于 1985 年提出的:“我们对民间信仰的研究, 用一般政治的观点来看, 民间信仰的东西几乎都是反面的东西, 但是从民俗学的角度看很值得研究。比如并不采取迷信的手段存在而长期存在于人们生活当中的某些信仰,叫做‘俗信’,是要长期存在的,也是可以存在和允许存在的, 这就是民俗学的观点。”后来有学者在评论这段话时指出:这“明显是

民间信仰论文:民间信仰与宗教信仰关联解析(共5550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by201601
  • 文件大小63 KB
  • 时间2017-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