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部编教材古诗文六年级下册.pdf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
概已经定型
了。
第三首
十五夜望月 唐代: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qi)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注释:中庭:即庭中,庭院中。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的样子。鸦:
鸦雀。冷露:秋天的露水。尽:都。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
的思绪。落:在,到。
译文: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
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赏析: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
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
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
现得非常委婉动人。它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画。
题中的“十五夜”,结合三、四两句来看,应指中秋之夜。
4 / 24最新部编教材古诗文六年级下册
第四首
马诗 唐代: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注释:大漠:广大的沙漠。燕山:在河北省。一说为燕然山,即今之
杭爱山,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钩:古代兵器。何当:什么时候。
金络脑:即金络头,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踏:走,跑。此处有“奔
驰”之意。清秋:清朗的秋天。
译文: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
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什么时候才能给它带上金络头,
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
赏析: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
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立
功业。这首诗是写投笔从戎、削平藩镇、为国建功的热切愿望。这首
诗属于寓言体或比体,婉曲耐味。而诗的一、二句中,以雪比喻沙,
以钩比喻月,也是比;从一个富有特征性的景色写起以引出抒情,又
是兴。短短二十字中,比中有兴,行中有比,大大丰富了诗的表现力。
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这幅战场景色,一般
人也许只觉得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着异乎寻常的吸引
力。三、四句借马以抒情。“金络脑”是贵重的马具,象征马受重用。
显然这是作者热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而“踏清秋”
三字,词语搭配新奇,“清秋”草黄马肥,正好驰驱,冠以“快走”
二字,形象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5 / 24最新部编教材古诗文六年级下册
第五首
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1)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2)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
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虚词,形容很多。锤:锤打。凿:
开凿。(3)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
平常,轻松。(4)浑:全。(5)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
高尚的节操。人间:人世间。
译文:(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
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
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
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鉴赏: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
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
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
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
时,瓦剌入侵,明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明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
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

部编教材古诗文六年级下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