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乡镇动迁工作职务犯罪调研对策.docx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乡镇动迁工作职务犯罪调研对策
一、主要犯罪手段及特征
我院查办的发案于乡镇动迁系统的3件职务犯罪和未予立案的4件违纪违规线索,主要犯罪或违规操作手段有以下几种:
1、直接将多余动迁安置房利用职权出售转让,侵乡镇动迁工作职务犯罪调研对策
一、主要犯罪手段及特征
我院查办的发案于乡镇动迁系统的3件职务犯罪和未予立案的4件违纪违规线索,主要犯罪或违规操作手段有以下几种:
1、直接将多余动迁安置房利用职权出售转让,侵吞房款或用于小团体。
2、伪造动迁安置补偿协议,出售动迁安置房,侵吞房款。这种手段表面上是安置拆迁户,实际上并不存在被拆迁的旧房,犯罪嫌疑人直接与买方参照市场价商定房款,扣除补偿协议上的小部分房款,侵吞其余钱款。
3、为无动迁资格的人伪造动迁资格,从中收受贿赂,或者为自己家庭成员伪造资格,中饱私囊。有的是直接伪造资格,有的则是将被放弃的动迁资格移花接木给他人。
4、利用职权为他人调换动迁房,将好地段、好层次、好朝向住房分配给被动迁户,从中收受贿赂。
这些犯罪或违规手段呈现出有别于常见的动迁工作职务犯罪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犯罪主体以乡镇直接负责动迁工作的基层干部为主。动迁办上级主管部门主要有镇政府和园区地方发展局,但作为最基层的单位,由于工作需要,动迁办掌握了动迁安置的直接权力,他们约束力小,工作方式灵活,所以动迁系统的职务犯罪容易出现在基层干部身上。
2、贪污与受贿行为并存,以贪污为主。我院查办的这几起职务犯罪案件,已经不是简单的较为常见的收受贿赂,为他人安置、调换好的动迁房的问题,而是由受贿上升到贪污,运用各种手段,参照市场价将安置房出售,侵吞房款,涉案金额大,行为恶劣,社会危害性更大。
3、存在集体私分,共同贪污的倾向。由于将属于国家财产的安置房出售需要具备相应材料和手续,需要多个工作环节上的配合,因此动迁系统内贪污犯罪往往牵扯财务等不同岗位上的人员,有的则是事前共谋,事后私分,构成共同贪污犯罪。
4、通过伪造动迁资格、伪造安置补偿协议等材料侵吞房款,手段较为隐秘。政府对动迁安置房的管理较为严密,要直接出售很容易暴露,犯罪嫌疑人往往是找准政策的空子,伪造材料,在表面上看是符合政策的安置,因此较为隐秘,不易被发现。
二、诱发原因
从以上调查分析看出,乡镇动迁工作在实施、监督、管理等多方面存在问题,是导致动迁系统职务犯罪的客观原因:
1、内部权力过于集中。动迁工作是复杂而艰难的,上级主管部门为了动迁工作能顺利进行,赋予了动迁办较多的职权,且大多数职权都可以自由裁量。加上动迁办内部较少分工,拆房分房一把抓,会计出纳一人管,权力过于集中导致失控。
2、外部监管制度缺失。从调查情况看,上级主管部门注重的是动迁安置的效率,对动迁安置各项工作的公正程度和透明化没有形成长效监督体制。群众监督力量有限,同时群众与主管部门之间沟通渠道不畅通,使政府的阳光政策遭遇“玻璃门”,监督乏力。
3、动迁工作制度缺位。动迁工作确实复杂而艰巨,要说服百姓动迁往往单凭行政命令、政策规定有时很难完成任务,动迁工作上不得不借助各种关系做工作,因

乡镇动迁工作职务犯罪调研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abbitco
  • 文件大小13 KB
  • 时间2022-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