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外伤的护理体会
我们美丽的手
我们创意的手
我们受伤的手
摘要
一、概述
二、手外伤的急救处理
三、断指再植术前护理
四、断指再植术后护理
五、再植肢(指)体的功能恢复
一、手外伤的护理体会
我们美丽的手
我们创意的手
我们受伤的手
摘要
一、概述
二、手外伤的急救处理
三、断指再植术前护理
四、断指再植术后护理
五、再植肢(指)体的功能恢复
一、概述
断指再植是指失去血液供应的离断指体,通过骨科与显微外科手术重建其血液循环使指体获得再生的手术。
二、手外伤的急救处理
1、按肢体离断的程度分类
①完全离断。离断的(指、趾)肢体完全与人体分开,无任何组织相连。
1、按肢体离断的程度分类
②不全离断。离断的远端(指、趾)肢体有少量皮肤与软组织与近端相连,但主要血管断裂,只有吻合血管才能使离断的(指、趾)肢体存活。
3、断肢(指)再植的时限
在常温下,肢(指)体离断至重建血循环的时间一般不超过6小时,如气温低或经过冷藏,则相延长时限。
再植的时限与肢(指)体损伤的程度、环境温度、断肢(指)保存方法等条件有关。
三、术前护理
患者为外伤急诊入院,指体残缺、流血、疼痛,担心以后影响外观及功能,对手术缺乏认识,心理压力大。
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及心理表现,应耐心地做好心理护理,解释手术必要性,手术方法及可能遇到的不适,使之配合长时间的手术,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四、术后护理
术后病人应置于室温保持20~25℃,湿度60℃,房间定时通风消毒的病室。
1、全身护理
术后严密观察伤员的生命体征,初步判断有无贫血表现,并做血常规化验,必要时用中心静脉压测定,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2、局部的护理
搬动病人要慢而轻,平卧位,禁止站立坐起,患肢适当抬高,可将再植肢体置于胸前或身旁枕头上,无菌巾覆盖。
患肢用敷料或石膏托妥善固定,包扎不宜过紧,指(趾)端暴露,覆盖无菌巾或纱布,以便观察血液循环,注意防止伤员入睡后移动肢体,使血管受压痉挛。
定时观察皮肤颜色、指甲毛细血管充盈情况并做记录,血循障碍后及时报告医生。
动脉供血不足:肢体末端苍白,指腹瘪陷,皮肤弹性消失,皱纹加深,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
静脉回流受阻:皮肤色泽青紫、肿胀,皮肤水疱,皮温下降,指甲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变短,针刺指端出血呈紫色。
循环障碍后处理:可予低右、罂栗碱等抗凝解痉药物,局部保温,经过处理未见好转,必需尽量做手术控查。
止痛与禁烟指导
疼痛与躁动是诱发血管痉挛因素之一,术后3-4天给予有效镇痛。
断指再植术后绝对禁止吸烟。因为吸烟及被动吸烟,手部血液循环发生持续痉挛。吸烟极易导致再植失败率30%以上。
饮食指导
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 忌食辛辣食品, 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骨折软组织损伤恢复期和骨病期, 应多食滋补肝肾食品, 如猪肝、羊肝、排骨、鳖等。
导患者经常饮用枸杞子泡水代茶饮, 以强壮筋骨, 加速骨折愈合。
定时定点测皮温。
术后10天内每小时测皮温1次,测温时应同时测健侧肢体的相应部位,记录对照,若低于健侧或皮温突然下降则表明有血管危象存在,应及时报告,采取措施。
烤灯的应用:术后用60W的照明灯照射再植肢体,灯距为33~50cm,使用烤灯一般需7~10日左右时间。
抗生素的应用:
术前、术中予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抗凝药物的应用:
低分子右旋糖酐:降低红细胞之间的凝集作用和对血管壁的附着作用,并可增强血容量,减低血液的粘稠度,以利血液流通。一般每日静脉输入500-1000ML,持续4-6天 。
扩血管药物的应用:
罂粟碱:60Mg肌注,4次/日,持续7天 。
五、再植肢(指)体的功能恢复
神经功能恢复前,应做伤肢关节被动活动和按摩。
神经功能恢复后,尽量鼓励病人做主动活动,再结合使用微波照射、超声波等理疗,以达到恢复伤肢最大功能的目的。
早期康复措施
术后3周进行理疗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肿胀, 促进伤口一期愈合, 未制动的关节可以做轻微的屈伸活动, 3 ~ 5min/次, 1 ~ 2次/d。
中期康复措施
术后4 ~ 6周, 以主动活动为主, 练习患肢屈伸活动, 每次5 ~ 10min, 2 ~ 3次/d, 被动活动时, 动作要轻柔, 并对患指注意保护。
后期康复措施:术后6 ~ 8周常用方法有
(1)理疗;
(2)中药熏洗(伤科洗药)
(3)体疗:有主动活动、被动活动
手外伤的护理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