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
.
1.中医学:是在中国产生,经过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一门拥有独到理论体系,并有丰富的养生和诊断手段的传统医学。它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预防医学和
中医临床医学三部分。
2.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间隔递相控制、限制的关系。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
,.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
.
36.五行制化:制即限制、控制;化即化生、变化。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在正常情况下存在着相互生化、相互限制,以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它是五行生克
关系的相互联合。
37.五行相乘:五行之间“相乘”的观点,首见于《内经》。乘,仗势欺人,即欺压,压服之意。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分控制。
38.五行相侮:五行之间“相侮”的观点,首见于《内经》。侮,欺凌、侮辱之意。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控制,即反克,又称
“反侮”。
39.胜复规律:胜复指胜气和复气的关系。五行学说把由于太过或不及惹起的对“己所胜”的过分控制称之为“胜气”,而这种胜气在五行系统内必定导致一
种相反的力量(报复之气),将其压迫下去,这种能报复“胜气”之气,称为“复气”,总称“胜复之气”。
40.五行互藏:又称“五行体杂”。即五行的任何一行中,又复有五行。
41.母病及子:是指病从母脏传来,侵入属子之脏,即先有母脏的病变,后有子脏的病变。
42.子病犯母:又称“子盗母气”。是指病从子脏传来,侵入属母之脏,即先有子脏的病变,后有母脏的病变。
43.微邪:某脏发病,其邪气从该脏“所胜”方向传来,其病情较轻浅,故名
微邪。
44.贼邪:某脏发病,其邪气从该脏“所不胜”方向传来,其病情较重,故名贼邪。
45.滋水涵木:是滋肾阴以养肝阴的一种治法,又称滋肾养肝法,滋补肝肾法。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
,.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
.
合用于肾阴损失而肝阴不足,甚或肝阳上亢之证。
46.益火补土法:是温肾阳以补脾阳的一种治法,又称温肾健脾法,温补脾肾法。合用于肾阳式微而致脾阳不振之证。
47.培土生金法:是健性情以补肺气的一种治法。合用于性情虚而致肺气虚,或肺气虚之证。
48.金水相生法:是滋润肺肾之阴的一种治法。即补肺阴以滋肾阴或滋肾阴以补肺阴。合用于肺肾阴虚之证。
49.抑木扶土法:是疏肝与健脾相联合的一种治法。合用于肝旺脾虚证。
50.培土制水法:是健脾利水的一种治法,又称敦土利水法。合用于脾虚不运,水湿停聚之证。
51.佐金平木法:是清肃肺气以抑制肝木的一种治法,又称泻肝清肺法。合用于怒火偏旺,影响肺气清肃之证。
52.泻南补北法:是泻心火与补肾水相联合的一种治法,又称泻火补水法,滋
阴降火法。合用于心肾不交之证。
53.藏象:“藏象”一词最早见于《内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54.藏象学说:经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察看,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55.脏腑:是内脏的总称。包括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和奇恒之府(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56.奇恒之府:形态似腑,功能似脏的府,称为奇恒之府。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
,.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
.
57.形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形体,泛指拥有一定形态构造的组织,包括头、躯干和脏腑在内。狭义的形体是指筋、脉、肉、皮、骨五种组织构造。
58.官窍:官指机体有特定功能的器官,如目、舌、口、鼻、耳称为五官。它
们分属于五脏,为五脏的外候。窍,有孔窍、苗窍之意,是人体与外界相通连的窗口。官必有窍,窍多成官,故官窍并称。
59.七窍:指头面部七个孔窍(眼二、耳二、鼻孔二、口)。
60.九窍:又称“九宫”。指七窍加前后二阴。
61.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
用。
62.心主神志:即心藏神。是指心拥有主宰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一切生理活动和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63.心包:又满意包络。是心脏外面的包膜,有保护心脏的功能。
64.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经过呼吸运动,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
气,实现体内外气体互换的功能。
65.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持全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即肺经过呼吸而参与气的生成和调节气机的作用。
66.肺朝百脉:朝,有汇聚或朝向的意思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