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论名词解释[1]
中国画论名词解释[1]
中国画论名词解释[1]
..一、名词解释解衣般礴:未必真有其事,借助虚构故事说明哲理为其目的。说了然绘画创作的特殊性,本意是借绘画的特殊性,本意是借绘画的故事表现道家无为,“任自然”的思妥,这类缺点是能够发现,能够改涂的。之余无形之病,关涉到气韵凋丧,寄予物象而又无形,自然是无法涂改的21、美术“调解论”和“联合论”色彩的中和以及色彩间的联合表层理解深层调解与结论是对艺术的探讨22、五笔七墨:中国画技法名。现代黄宾虹晚年总结的作画经验,提出“五笔七墨”之说。五笔:一曰平,二曰圆,三曰留,四曰重,五曰变。七墨:浓墨法,淡墨法,破墨法,泼墨法,积墨法,焦墨法,宿墨法。23、徐黄异体:徐即徐熙,黄即黄筌,为北宋两大花鸟画派别代表人物,并最终影响着后代花鸟画的发展。徐熙擅画汀画水鸟,虫鱼水果,粗笔浓墨,略施杂彩,风格野逸,有“落墨花”之称。黄筌的画法“双钩传色,用笔精美,几部见墨迹,但以五彩布成,谓之写生”,风格荣华。24、吴门四家:指明朝绘画史上的四大家沈周,文徵明,唐伯虎,仇英。他们都
在江苏苏州从事绘画活动。因苏州古为吴地,故又称、沈、文、唐、仇为“吴门
四家”。四人中沈周、文征明都擅长画山水,上承北京山水画的传统;唐伯虎山
水、人物都很擅长;仇英以人工笔人物、青绿山水见称。四人各有千秋,先后齐
名。但除沈周、文征明有师承关系外,唐伯虎、仇英各有内格。
24、
十八描十八描,中国画技法名。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的各样描法。一、高
古游丝描:二、琴弦描:三、铁线描:四、混描:五、曹衣描:六、钉头
鼠尾描:七、橛头钉描:八、马蝗描:十、
橄榄描:
十一、枣核描:
十
二、柳叶描:十三、竹叶描:十四、战笔水纹描:十五、减笔描:
十六、
枯柴描:
十七、蚯蚓描:十八、行云流水描:上述各样描法,都是根据
历代各派人物画的衣褶表现程式,按其笔迹形状而起的名称。
中国画论名词解释[1]
中国画论名词解释[1]
中国画论名词解释[1]
;.
中国画论名词解释[1]
中国画论名词解释[1]
中国画论名词解释[1]
..26、澄怀味象:“澄怀”是对审美主体澄清胸襟,涤除俗念,陶冶出纯净无瑕的审美气度,“味象”之“味”,即体味、品味、玩味,也即体验;“象”指客体物象、审美对象。所谓“澄怀味象”,就是审美主体以清澄纯净、无物无欲的情怀,在非功利、超理智的审美心态中,品味、体验、感悟审美对象内部深层的情趣意蕴、生命精神。27谨毛失貌:中国画术语。原指绘画时小心地画出了细微而无关紧要之处,却忽略了整体相貌。后用以比喻注意了小处而忽略了大处。以形写神:东晋顾恺之的重要理论之一,以形写神指画家反应现实生活时不单应追求外在逼真,还应追求内在精神的酷似,神以形为依据。以形写神理论是对古今中外绘画艺术的精神归纳,它与传神写照共同展现了绘画的本质。《广川画跋》中国北宋绘画评鉴著作。董逌(yōu)著。政和(1111~1118)年间官徽猷阁待制,以精于鉴赏考据擅名。《广川画跋》全书6卷,共收题跋134篇,包括宫廷及私人收藏,其中以历史故事及民俗人物占多半。画跋偏重于考据评议,对作品之题材内容及物象制度多方论证,引经据典,与其他重视艺术风格技巧之评
中国画论名词解释[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